家事手套检出可塑剂 小心随油脂进入人体
2010/05/14 01:02
已发布508篇主题
更新日期:2010/05/13 17:16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消费者文教基金会13日公布12件家事手套的检测报告,虽然重金属含量测试的铅与镉含量均小于2 ppm,不过其中2件可塑剂超出0.1%,因尚无国家标准,而参照去年8月公告的塑胶鞋可塑剂含量标准,但无法可罚,呼吁标检局订定标准。
消基会下午召开“家事手套检出可塑剂,小心随油脂进入人体”记者会。消费者报导杂志社发行人游开雄说,目前市面上的家事手套材质大多可分为两大类:“乳胶”与“聚氯乙烯(PVC)”材质,其中乳胶具有低穿透率、富弹性、穿戴舒适等优点,且弃置后可以被细菌分解,是比较环保的产品,但是使用乳胶手套,有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主要是因为接触到乳胶中的某些蛋白质所引起。
游开雄指出,对乳胶手套过敏的消费者,就会改为选购PVC材质的手套替代,但是PVC材质较不具弹性,且必须在制造过程中添加可塑剂才能制作成手套;而于废弃后的焚化处理上,最严重的问题是会产生戴奥辛,但若以掩埋的方式处理,因可塑剂的分子量较PVC为小且移动容易,会随着垃圾中的液体一同渗出,进而污染水域,皆不利于环保。
为了让消费者更了解不同材质的家事手套,在使用上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游开雄表示消基会日前检测了12件家事手套,其中5件天然乳胶(外观较厚)、4件PVC材质(外观像外科手套)、1件盐化树酯,另2件无标示材质;结果当中有2件PVC验出可塑剂含量超出0.1%。
他说,但因家事手套没有国家标准,0.1%含量是参照塑胶鞋可塑剂含量订定;故虽验出2件含量过高,并无法可罚,因此标检局应该尽速订定国家标准,为消费者健康把关,因为民众穿戴含有高量可塑剂的家事手套接触油腻食品或清洗餐具时,都有可能让可塑剂残留在食品或餐具上,使可塑剂有进入身体的疑虑。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去年8月修订公告CNS 3478“塑胶鞋”相关规定,共计6种可塑剂含量总和规定不得超过0.1%。
这6种可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苯甲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及“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
前台湾皮肤科医学会理事长曾兴隆说,可塑剂是环境荷尔蒙,具有雌性荷尔蒙的作用,研究显示,孕妇体内“邻苯二甲酸酯”浓度愈高,产下男婴的生殖器官阴茎短小、先天畸型、尿道下裂与隱睾症的风险就愈高。他并说,有的保险套也可能是PVC材质,应尽量避免使用。
由于其中一件取样来自知名通路大润发,业者表示,目前法令没有规定可塑剂的使用限值,并不违法;使用手套是成人,并非孩童;但会柔性劝导厂商改善。
来源:
http:/ / tw. news. yahoo. com/ art……url/ d/ a/ 100513/ 17/ 25lr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