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医学迷思 ─ 医疗的真相通常和你直观的想法不一样
剪贴人
主题&内容
中医之前途∕邓铁涛
pine 凤梨站长
2025/03/24 02:10
已发布508篇主题
作者:邓铁涛(大陆名老中医)

转眼间已踏入新的世纪(2000)。当然如果按天文学家的定论,明年才是新世纪,但世人心急,已经说是千禧年了。我能看到两个世纪当然也是好事。中医一百多年来跟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经历的坎坷可能在21世纪不会重演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我们送走了沉重的过去,大踏步走到新世纪,中华民族吐气扬眉的时候到了。讲中医的前途是要讲未来,未来属于在座各位,与你们的关系非常之大。要讲前途首先要回顾过去,历史是一面镜子,要前进,要发展,回顾过去很重要。前不久我收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庆生给我的一封信。我送给他一本我与医史教研室的老师写的《中医近代史》,他回信说:“您的著作《中医近代史》我正在拜读,感到很受启发。历史不能割断,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展望未来,中医如此,国家、民族也是如此。”

近代史时代的划分是从鸦片战争起,从全世界第一个禁毒运动开始。我们国家、民族的灾难从此到来,很多事情倒行逆施,民不聊生。我们经历过那个时代,深有体会。中医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从民国元年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开始,经历了种种磨难。当时漏列中医,引起中医的反抗。上海神州医学会会长余伯陶联合各届人士抗争,1913年去北京向北洋政府递交请愿书,当时教育总长汪大燮公然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后来由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让步,表示无意废弃中医,但对中医加入学系的要求仍含糊其辞。这是对中医的第一次压迫,想从根本上让中医后继无人。当时政府不办中医教育,民间私立有不少中医学校,广州也有几间,包括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是由广州、香港、澳门药业八行合资开办的。后来被迫改名为学社,不能纳入学校教育系统,这也是狠毒的一招。中医药界进行了斗争,争取回“学校”之名,上海、广东乃至潮州等地都有了中医学校,这样才在20世纪初把根植下来。

1929年2月,南京政府中央卫生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引起很大风波,取缔中医则药农、药工、药商、有关交通运输都要取缔,若实施30年后中医将要绝灭。象台湾,当年过去的中医都七、八十岁,后继无人,现在才重建,办了个中国医药学院。如果大陆不解放,结果也将一样,我们这一代也就会成为遗老遗少了。当时中医自身也在探索,如汇通派,想在中西医间找出结合点来与余云岫论争。但余云岫带来的坏影响还是不小,他把中医称为旧医,影响到解放后(1950年)某些领导,解放初卫生部还有人要我们自己承认是“旧医”,被我们拒绝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原在广东省教育厅立案,52年中南卫生部还称“勿须培养新中医”,要取消该校立案,结果让51年前入学的继续学,52年入学的转到卫生学校去了。李国桥教授大家知道吧,他是世界热带病学的专家,前些年还带团参加世界热带病学会议,作了5、6个报告。从一个原来落后的国家,到能在世界一流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还是主席团成员,这不简单。他就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的嘛。说明中南卫生部是错误的。

解放初期(1950年),东北卫生部部长王斌,继承余云岫的医钵。他改变手法,搞中医进修,让中医都去学西医。55年我也去进修西医,光华医学院 3年级的学生来给我们讲解剖生理。中央后来觉察到了,扭转了局面,改为设立中医进修学校,主要学习中医,中医的水平从此又巩固、提高起来。这个时期也是历经斗争,毛泽东主席在西学中的总结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个批示影响很大。在最艰苦、没有西医西药时,才能体会到中医有用。而王斌思想却是认为“中医在农民面前只起到了精神安慰作用”,要改造中医为“西医医助”。所以这一百多年来,中医所受的磨炼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讲下来太长,大家可以看看我主编的《中医近代史》。

年青同志有的认为中医没用,老中医保守顽固,上海还有人说中医“变亦变,不变亦变”,要变到学习西医的路上去。张文康部长说此人是“数典忘祖。”中医多灾多难,这段历史可以分为民国前(中西汇通)、民国时期(消灭中医)和民国后~1986年(从属阶段)三个时期。从属阶段是指从属于西医。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从属地位才开始改变,但还没有完全改变,所以我们还在不断呼吁、争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在我给徐向前元帅写了一封信的影响下成立的,当时这封信作为中央文件,中央领导相继批示通过。1991年有人要撤消,我们8老上书江泽民,保住了。去年合并风,西医院校合并中医学院,西医院合并中医院,我们再次上书朱镕基,把这股风刹住了。所以我们的一生,学习的时间不多,争斗的时间不少。

当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后,从属地位改变了,却又出现了“自我从属”,中医院病房用西药比中药多。我们自己不去磨砺自己的学术,而是舍己之长而借他人之长,慢慢下去就会变样。所以我们中医表面上很完备,有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都有了,但如果实质不搞中医,就是泡沫,我称之名“泡沫中医”。研究出来的不是中医的东西,离开了你所应该做的,这是一大隐患。前不久参加一个座谈会,有人举例说有一个博士,出来后瞧不起老中医,但慢慢发现临床疗效不如老中医。这就说明,你的学历、知识结构虽强,但中医的根不深。学了很多东西,长了很多旁根,主根却没长好,结出来的果就会变味。

谈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作用,在它成立后中医界的确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卫生部根本不愿理中医院,中医院床位少,设备落后,现在中医院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就是斗争的结果。另外,中管局还办了一件好事,就是点校医书。宋代大规模点校医书后才有了金元四大家的发展,资料不准确,研究就不能开展。有人却说点校医书不是科研,这也要与之斗争。还有,中管局搞了次500位老中医带徒,这也是很有远见的。多亏作了这个工作,因为不到3年,老中医中已去世不少了。老中医有几十年的经验,带你几年你就学来了,再在这基础上搞几十前,你不就踩着他的肩膀上去了吗?千万不要瞧不起老中医。因为你学了再多,临床还要过关才行。临床是中医的生命。一百多年来中医为什么打不倒?靠的是疗效。赵紫阳在广东时,我给他治病,他血压105/90mmHg,脉压差小,怎么治?西医没办法,还是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我辨他是脾虚不运,阳气不振,用补中益气汤,几剂后就能起床了,后来脉压差拉开到30多(mmHg)。所以后来他主持国务会议时,通过了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以如果看不到中医有用,能得到他的支持吗?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抓中医科研,抓出了成效,我们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科研已走到前面去了,高层次的教育也上去了,不过还没有争取到一个院士,还有待努力。

现在,中医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自70年代尼克松来华,随从的医生见到了针麻,很惊讶,此后美国对针灸热了起来,并席卷全世界。80年代中医也走向了世界,形势很好。但很重要的是我们这些继承人技术要过硬才行,不过硬就成了泡沫。我提出要回归中医,才能走向世界。比如,现在我在省中医院合作,他们做心脏搭桥术,我用中药辅助,在开刀前后调理。我说,以后人家不能开刀的,到你这里能开刀;人家要开刀的,到这里不用开,那这样下去你就得诺贝尔奖了。走向世界要靠本事。我会诊过一个中风病人,肺部感染高热,用尽了各种抗菌素热都不退,我开了2克紫金锭溶化,冷冻灌肠后体温下来了。这就是中医的本事,不要认为中医不行。

谈到未来的形势,未来属于未来学,我不是未来学家,但通过一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趋势。很多人热衷于西医,但我可以介绍一下美国的情况。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东西医学中心许家杰教授发表在《'99澳门国际中医药学术大会论文集》的一篇文章,《美国医学现状及发展的概况和若干思考》,介绍了美国医学发展的概况和若干问题。该文认为:美国15年来医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称之为一声革命毫不为过,“目前美国社会约有一亿人罹患各种慢性病,……大量的事实表明,仅采用封闭式的医院为主的生物医学模式来防治这些疾病,是难以减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这些因素促使美国医学从过去以急性病、传染病、住院开刀为主正在转变为慢性病、身心疾病和老年病、退行性病诊治和预防保健为主。医院数量不断减少,以住院手术为主的医疗模式也正在向社会化的网络模式,包括家庭病房和家庭护理方面转变。医学的主要任务已不是诊治患病个体,而是转向保护健康群体,防患于未然。”美国医学的这一变革,正是中医所长,中医药学、气功、保健运动(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之类)将是美国人民所最需要的医疗保健服务。许氏又说:“美国医疗费用的暴涨是引发医疗制度变革的主要原因。据统计1996年的全美医疗费用高达1035.1亿美元,占国民总产值的14%以上,预计到2007年的全美医疗费用高达2万亿元。……高涨的医疗费用虽然对促进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入认识疾病的机理,提高疾病的诊治能力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昂贵的医疗费用并未有效地解决临床上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对某些慢性病、老年疾病仍然一筹莫展。”许教授的文章是世界医学最先进国家的医疗面貌的写照。一个经济大国不堪负担其天文数字般的医疗开支,值得我们深思。美国的出路何在?许教授创立了东西医学中心。该中心的求医者之多为该医院之冠。成功地解决了许多西医棘手的疑难症和慢性病,1994年开始为该医学院4年级和1年级学生讲授中医课及技术,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这里看到,美国作为世界的龙头,也在向中医转移,所以我说人类不能没有中医,第三世界也更需要中医。

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田森教授说,中国不仅是四大发明,应是五大发明,这第五个就是中医。北大学者季羨林也认国,东方文化21世纪将重现光芒,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中医就是东方文化,是整体的、综合的,将取代分析论。但取代不是消灭,而是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精华,推动人类文明到达更高阶段。季教授还说,历史上,东西文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方文化已领导了几百年,现已强弩之末,出现了许多危害人类生命的弊端,其原因是植根于西方的基本思维方式。西方强调征服自然,穷追猛打,一段时间内是成功的,但久之危及人类生存。他认为现在人们脑中要有一根弦,即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如果梦想科技有一天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后果将不可收拾。人类要实现人人有卫生保健的权利,还是要靠中药。

我最近收到一本书,叫《麦觉理中医》,副题是第一部反应中医在海外创业的报告文学。写的是我的一个学生,医史硕士杨伊凡,他虽跟我研究医史,但我强调医史研究不能脱离临床,所以他也跟我临床多年,还把我的学术经验输入电脑。后来他去了澳州留学、打工,经过多年努力,现在他已经是澳州当地的侨领。他凭借中医的疗效,在澳州创业,还教西医用中药,当地大学的医学院也跟他合作研究肝炎。现在,他还打进了当地医院,在当地正规医院开设了中医科,这是绝无仅有的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有作家记述他的事迹。你看,中医在国外正渐渐立足,我们自己还有人怀疑中医有没有前途,这不是笑话吗?

Warning: fopen(C:/web/pine/htdocs//apng/push/C1.c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C:\web\htdocs\apng\C1.inc on line 5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C:\web\htdocs\apng\C1.inc on line 6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C:\web\htdocs\apng\C1.inc on line 8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C:\web\htdocs\apng\C1.inc on line 9

Warning: fopen(C:/web/pine/htdocs//apng/push/n1.c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C:\web\htdocs\apng\n1.inc on line 5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C:\web\htdocs\apng\n1.inc on line 6
AD

Warning: flock()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C:\web\htdocs\apng\n1.inc on line 8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C:\web\htdocs\apng\n1.inc on line 9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