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鱼翅 吃成汞中毒
2008/09/26 15:16
已发布508篇主题
【联合报╱记者陈惠惠/台北报导】2008.04.09 03:08 am
一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干鱼翅,被卫生署检出含有甲醛(福马林),这批重达四百公斤的干货,目前被挡在海关。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说,甲醛是可能致癌物,买鱼翅时,要闻闻看有没有化学性怪味,色泽也不能白得异常。
除了甲醛,林杰梁提醒,鱼翅是来自沙鱼这类大型鱼类的鳍,汞含量比鱼肉更高。他上周就碰到一名六十多岁女患者,有感于过去生活太苦,好不容易经济变得优渥,于是买了一大叠鱼翅套餐券,天天吃鱼翅,结果,体内汞浓度几乎是正常人两倍。这名女患者在暂停吃鱼翅后,体内的汞浓度已慢慢下降。
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副处长谢定宏表示,市面上的鱼翅都是从国外进口,去年进口量共有一百五十一公吨,其中,中国大陆就占了七十二公吨,是最主要的进口国,其次则是印尼。
谢定宏指出,按规定,任何食品不能添加甲醛,这批被检出掺有甲醛的鱼翅,是由登记在台北市大同区的超丰水产公司所进口,如果二度检验不过,依法将要求销毁。
谢定宏说,国内没有鱼翅加工厂,只有仿鱼翅加工厂,就是用动物胶制成的仿鱼翅,这类鱼翅呈纺锤状,两端较尖、中间比较圆,色泽比真正鱼翅来得金黄、透明,且通常不会添加甲醛。至于真正的鱼翅,则比较不规则,还会连在一起。
林杰梁说,食物里添加甲醛,主要是漂白、保鲜跟防腐,除了鱼翅外,其他海鲜也可能被业者私自添加。他进一步表示,甲醛对动物的致癌性早已确定,对人类则是“可能致癌物”,提高鼻腔、消化道癌症的危险性,一旦食入含甲醛的食品,可能会有中毒反应,损伤肝、肾功能,长期低剂量接触甲醛,也会让女性月经紊乱、孕妇流产。
来源:
http://udn. com/ NEWS/ LIFE/ LIF1/ 4292356. shtml
鱼翅不是什么好东西 内含大量汞人食用危害严重
2008/09/26 15:16
已发布508篇主题
我国历来将鱼翅视为高贵食品,属“海味八珍”之一。凡丰盛筵席,非鱼翅不足以表示郑重。鱼翅营养丰富,据《药性考》等书记载,它可以补血、补气、补肾、补肺、开胃。
近年根据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丹麦等国家的科研人员对一些鲨鱼鱼翅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鱼翅中含有大量的汞,人食之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身怀六甲”的孕妇,若摄入过多,不仅可导致流产、死胎,还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细胞的生长。轻者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脑的其他功能发育迟延;重则可导致幼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畸形,甚至脑瘫痪死亡。科学家还提醒,即使母亲摄入的汞不多,胎儿的发育也可能发生迟延。即便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摄入多量的甲基汞也不利优生,严重的可导致不育。
对上述严重后果,为了究其根源,笔者采访了国家健康营养保健管理培训师刘栋林先生。他指出,鱼翅之所以含有大量汞,主要是来自鲨鱼生活环境———海水的污染。实验表明,水体中的汞极易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吸收率高、毒性较强、易溶于水的甲基汞。甲基汞能在水中迅速扩散,并在水生生物中逐级累积,而鲨鱼处于食物链最高层位,所以甲基汞会最终大量积聚在其体内。
据刘栋林介绍,金属汞中毒常以汞蒸气的形式引起。由于汞蒸气具有高度的扩散性和较大的脂溶性,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经血液循环运至全身。血液中的金属汞进入脑组织后,被氧化成汞离子,逐渐在脑组织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脑组织造成损害。另外一部分汞离子转移到肾脏。因此,慢性汞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和疼痛、肌肉震颤、运动失调等。金属汞被消化道吸收甚微,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甲基汞在人体肠道内极易被吸收并扩散到全身,大部分蓄积在肝和肾中,分布于脑组织中的甲基汞约占15%,但脑组织受损害则先于其他各组织,主要损害部位为大脑皮层、小脑和末梢神经,因此,甲基汞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精神异常等。
同时,也有感觉异常与语言障碍:口周围和手、足末端麻木、刺激和感觉障碍,重者可波及上肢和下肢,甚至扩大到躯干。说话不清楚、缓慢、不连贯等。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运动失调,手动作笨拙,步态不稳,协调运动障碍和震颤等。视野缩小,听力障碍的现象也有发生,表现为双侧向心性视野缩小,而中心视力可保持正常,重者可呈管状视野。中枢性听觉障碍,听不到声音或听到声音但听不懂所说的话。日本著名的公害病“水俣病”即为甲基汞慢性中毒。
(陈仁杰)
来源:
http:/ / big5. china. com. cn/ cit……07- 06/ 21/ content_8422342.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