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病从口入 ─ 已公开的资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剪贴人
主题&内容
食品添加物、防腐剂...台湾人罹肺癌 可能是吃出来的
pine 凤梨站长
2020/07/20 15:32
已发布508篇主题
记者陈雨鑫/台北报导 2020年7月18日

中研院与台大医院等团队合作,发现不吸菸肺癌患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为体内“APOBEC突变”,虽有待发现突变原因,但中研院将发现的五种癌细胞突变特征,与国外的致癌突变特征数据库比对,找出可能的三大物质,发现肺癌的危险因子不只是空污或是油烟,更与饮食中的食品添加物、防腐剂等有关。

另外,研究也发现,小于六十岁的女性受APOBEC影响较大,但高于六十岁女性,则受到长期累积的环境因子,如空污、二手菸等影响较大,也就是说,减少生活中致癌物的暴露,可能是预防肺癌的有效策略。

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杨泮池表示,未来面对肺癌的预防,戒菸不再是唯一防堵之道,还必须从饮食、环境、基因、生活模式、药物、老化等多方面着手。台大医院胸腔外科主任陈晋兴也表示,此次研究发现食品添加物等“饮食”原因也可能造成肺癌,将影响后续卫教方式。

中研院统计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璿宇表示,细胞突变后会有固定的结果,俗称“癌变指纹”,国外已建立相关数据库,台湾尚未建立。中研院将发现的五种癌细胞突变特征,与国外的致癌突变特征数据库比对,找出可能的危险因子。

结果发现,有三种物质会导致这次研究发现的五大癌细胞突变特征的结果,分别为亚硝胺类致癌物(Nitrosamine)、多环芳香烃(PAH)、硝基多环芳香烃(Nitro-PAH)。

中研院化学研究所长陈玉如表示,亚硝胺类致癌物如防腐剂、食品添加物等;多环芳香烃如二手菸、燃烧烟雾、吸菸的烟雾等;硝基多环芳香烃则像是PM2.5、汽机车排放废弃等,其余可能的刺激物还有黄曲毒素、菸碱、甲醛等。

陈玉如表示,除了吸菸及二手菸,也看到与水、加工食品、汽车排放、空气污染等因子与肺癌的关联性,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哪些因子是台湾患者体内重要致癌基因。

此次中研院研究团队运用蛋白体学特征分析,发现肺癌可分为五种亚型,其中一种是从未被发现过的早期肺癌“类晚期”亚型,同时有两种突变,导致体内MMP11蛋白会显著增加。陈玉如表示,未来可以透过研发MMP11蛋白的生物标志,作为检测工具。

来源:https:/ / tw. news. yahoo. com/ % E……E% 86% E7% 9A% 84- 224920754. html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