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耳痛流脓 中耳炎
林友宽(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中医科医师)脓耳是指耳膜产生浆液性,带血或化脓性渗出液,甚至引起耳膜穿孔,由耳内流出,或出水为主要表现,通常伴随红肿疼痛、异味等,相当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包括过敏性中耳炎在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化脓性细菌侵入鼓室所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堵塞过久,都可引起咽鼓管发炎,使其失去防御能力,细菌乘虚而入,导致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医在脓耳的治疗上可分为寒性脓耳,与热性脓耳两大类。一般常见内耳肿胀灼热刺痛,随脉搏跳动而痛,耳内流脓,脓液浓稠异味,偶有带血丝,兼见头痛头晕,甚至有发热恶寒、口苦咽干、尿赤便秘等,是肝胆经的湿热,属于热性脓耳,治疗上应以利湿清热为主,可以用茵陈、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黄连、车前子、泽泻、川木通等药搭配使用。
如果是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时轻时重,或服用消炎药,却反复发作,流脓量多而清稀甚而如水样,无臭无味,兼见面白倦怠、食欲不振腹胀、大便软溏等脾虚弱症状,则是脾虚湿困,属于寒性脓耳,治疗时应以温中、健脾、利湿为法,选用人参、茯苓、白术、生姜、干姜、车前子、人参、半夏等药。
耳部疾病每每与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因此一但有感冒、鼻塞、打喷嚏、流鼻水的症状时,应积极处理,并避免不当的擤鼻,另外也不要在污水中游泳、跳水,以免污水进入耳内感染。如不慎引发脓耳,切勿自行至药房抓药服用,应至合格医疗院所诊治,并密切注意有无发烧头痛,及神智上的变化,因为神智上的变化可能有较严重的脓耳变症存在。
来源:
http://tw. news. yahoo. com/ 051224/ 19/ 2oprw.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