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研究报告 ─ 最新的医学研究报告、相关报导
剪贴人
主题&内容
降低罹患第一型糖尿病 多喝母奶 别太早吃麦粉
pine 凤梨站长
2010/10/25 05:08
已发布508篇主题
更新日期:2010/10/25 04:11
记者钟丽华/台北报导

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的第一型糖尿病,有年轻化趋势,医师日前收治一家3兄弟,老大在3、4岁时发病,双胞胎兄弟则在10个月大发病。虽然第一型糖尿病罹病原因不明,外国研究初步显示,喝母乳6个月以上有助减少罹病风险。

台湾儿童糖尿病关怀协会理事长、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罗福松强调,目前第一型糖尿病罹病原因不明,不过,美国曾进行7、8千个第一胎生下糖宝宝的家庭调查,分析饮食与环境的危险因子,发现未喝母奶、太早吃麦粉、维他命D缺乏,或遭克沙奇病毒、先天性德国麻疹病毒等传染,都可能引发第一型糖尿病,不过,这些虽未达统计相关,但仍被列为高度“嫌疑”。

若发现孩童喝多、尿多、体重突然下降,最好就医检查;罗福松强调,提早确定罹患糖尿病,才能尽早控制血糖,减缓10年内出现白内障、15到20年视网膜小血点等并发症。

我国第一型糖尿病发生率,40岁以下为10万分之1.5、10岁以下为3至5。罗福松表示,国外发现,近2、30年来,有年轻化趋势,5岁以下每年增加3到5%的病患,我国虽无相关研究,但发病年龄平均7岁半,而5岁以下个案,光是林口长庚也收治8、90例。

虽然第一型糖尿病与遗传无关,第二胎产下“糖宝宝”机率约3到6%,但罗福松说,日前收治一家3兄弟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老大在3、4岁时发病,双胞胎兄弟则是在10个月大时发病,可能是国内第一个3兄弟罹病的案例,而其父母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

台湾儿童糖尿病关怀协会昨天下午在台北市青少年育乐中心举办病友亲子活动。29岁的赖小姐现身说法。她表示,自己10岁发病,24岁发生视网膜病变、25岁开始洗肾。过去因为求学时打针不方便,她一天只打两次胰岛素,也让血糖控制不良,现在改成4次,加上自我管理得宜,病情逐渐稳定。

http:/ / tw. news. yahoo. com/ art……url/ d/ a/ 101025/ 78/ 2flri. html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