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病从口入 ─ 已公开的资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剪贴人
主题&内容
饮水安全再亮红灯 官方瞒石门水库藻毒超标?
pine 凤梨站长
2010/01/16 06:56
已发布508篇主题
更新日期:2010/01/13 18:48

平日喝的水暗藏致命危机?根据周刊报导,国内翡翠、石门、南化、凤山,及9成以上的外岛水库都被验出含有“微囊藻毒”,其中石门水库更超过标准值23倍以上,即使水煮开仍无法清除毒素,长期饮用有致癌危机,但是被控隐瞒真相的水利署则澄清,指报导引用错误,经净水厂处理过滤即可去除藻毒。

台湾水库含藻毒已是时有所闻,不过却未受到广泛关注,台湾本岛地区有20座主要供水水库,约有一半的水库曾发生优养化,且4成以上之,一年中约有半年时间是处于优养化状态,优养化水库出现的藻类以蓝绿藻为主,其中又以微囊藻(Microcystis)最常见,不仅会产生异臭味,还会释放藻毒素。

过去有不少学者专家曾提出警告,水库优养化导致饮水安全“亮红灯”。环保署检验所也曾于4年前检验国内93座水库水质,发现基隆市新山水库、马祖午沙及福正水库、金门太湖水库的微囊藻数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高警告等级,应改用其他水源。

周刊这次再炒旧闻,指每天都要喝下肚的自来水竟含致癌的微囊藻毒,而且主管机关水利署与负责调查的环保署明知全台水库遭严重污染,却隐匿水质监测报告。国内最权威的毒物专家、长庚肾脏科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指出,微囊藻是种肝毒素,只要吃到十亿分之一的量,累积2、3个月后,轻则出现皮肤过敏、呕吐、腹泻、心悸等中毒反应,严重会引发肝癌、肾衰竭与肠胃道癌症。

一项针对国内59座水库所做的水中藻类及其毒性调查研究显示,石门水库污染最为严重,至少含有5种以上微囊藻毒,且浓度最高曾飙到可能致命的每公升23.1毫克,更超出国际卫生组织标准的23倍以上,此外,微囊藻毒在水库各采样点出现率近乎100%,因为高温无法消除微囊藻毒,长期饮用将危害健康。

对此,经济部水利署紧急召开记者会澄清,指污染水库的元凶是集水区的非法餐饮民宿与肥料农药,微囊藻毒仅存于表水层,自来水厂取水接在较深层,且经净化即可完全过滤。(新闻来源:东森新闻记者陈明乐、蒋纪威)

来源:http://news. msn. com. tw/ news1559342. aspx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