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医疗伤害 ─ 不当、不须要的医疗行为也会造成伤害
剪贴人
主题&内容
塑毒医材!8成医用软管软袋有毒
pine 凤梨站长
2012/10/12 13:27
已发布508篇主题
华人健康网 记者黄子伦/台北报导 2012年10月12日

塑化剂风波持续延烧,环保团体今12日上午召开记者会表示,医疗用的软袋、软管、容器等逾8成属PVC材质,内含的塑化剂将透过药品或输液溶出,直接进入血液。卫生署仅订出每日“耐受量”标准却无管制,健保制度也任由PVC医材市场扩大,无疑让病人暴露在塑毒风险下。

地球公民基金会台北办公室主任李宜蒨指出,塑化剂事件发生后,卫生署比照欧盟订定五种塑化剂标准的每日耐受量(每公斤体重为0.05mg),但卫生署却未能据此管制塑化剂(尤其是DHEP)在医疗器材上的使用。

立法委员林淑芬表示,令人忧心的是,2010年我国重大伤病人数达到87万人,这些人长期使用医疗软袋、软管、容器等医材,成为受塑毒危害的高风险群。例如用来喂食早产儿的肠胃管便属PVC材质,因而暴露在塑化剂的剂量便超出耐受量的3.5倍。

新光医院肾脏科医师江守山表示,PVC医疗用品不仅有塑化剂溶出的风险,且某些药品的使用说明中,明确建议不要使用PVC医材装盛与输送药剂,比如含脂质的全静脉营养剂以及某些抗癌用药,会促进塑化剂的溶出;或如胰岛素会被PVC吸附,而降低疗效。如果是用作扩张血管和增加心脏功能的硝酸甘油,则两种情形都会发生。也就是说,用PVC医疗器材输送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会被PVC吸附,但塑化剂却会大量溶出。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常务董事黄淑德表示,民众就算知道PVC医材含塑毒,也无法自费要求医院提供成本较高,但较安全材质制造的替代品。依《医事服务机构特约及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健保给付之项目,保险医事服务机构不得嘱保险对象自费或自购药剂、治疗材料或自费检查。”而逾8成的医疗软袋、软管、容器等医材,均属PVC材质,不含塑化剂DHEP的PP材质,仅占不到2成。

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呼吁,卫生署应依医疗用品材质重新检讨健保给付标准,给予较安全材质者较符合成本的价格。更进一步应针对DEHP暴露量可能超出每日耐受量,在有安全替代品的情形下,禁用PVC医材。

健保局医审与药材组的科长蔡文全则回应,目前健保所给付之药材均依据食品药物管理局的标准,若没有明订需下架的医材,仍会持续给付。

来源:http:/ / tw. news. yahoo. com/ % E5……C% 89% E6% AF% 92- 044615911. html;_ylt=AqWvaN4qaarGp27Txrwp2wiVBdF_;_ylu=X3oDMTQ2cW9xZm45BG1pdANTZWN0aW9uTGlzdCBGUCBIZWFsdGgEcGtnAzRkYmM0YjBmLTQ1NDUtM2E3NC05Y2QxLWFhOTEwNmY3NjQ4ZQRwb3MDNARzZWMDTWVkaWFTZWN0aW9uTGlzdAR2ZXIDODhkNmRmNDAtMTQzZC0xMWUyLWI5YjktNDZhNmM0MDU5ODc1;_ylg=X3oDMTFucXJnOGdpBGludGwDdHcEbGFuZwN6aC1oYW50LXR3BHBzdGFpZAMEcHN0Y2F0A2hvbWUEcHQDc2VjdGlvbnM-;_ylv=3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