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中药检验仍检出西药、超量重金属
发布日期/ 2007.03.02
传统中药需先经中医师问诊,再将药方煎煮后服用以达疗效,然而现代人生活忙碌,因此科学中药(或称中药浓缩制剂)应运而生。中药的疗效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有部分不肖业者擅自掺加西药,以达到快速的效果。然而这些业者忽略了有些西药与中药会相互作用,再加上西药的成分及剂量没有详尽说明,而陷服用者于用药危险中,因此卫生署规定中药掺加西药为不允许的行为,中药中的重金属含量,亦有限制。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消基会每年开放三次接受消费者委托送检“中药掺加西药及含重金属”,藉以提醒民众注意用药安全。
送件情况
95年间,消基会于二、六及十月份,开放三梯次接受消费者送检“中药掺加西药及含重金属”,共受理251件中药申请,其中委托检测有无掺加西药的有220件,检测重金属铅含量的有88件,检测汞及镉含量的分别有86件及53件(部分药品的送检项目为一项以上)。
检测结果(请见表一、二、三)
1.掺加西药检测
委托检测有无西药的220件中药中,检测后发现有38件检出西药,检出比例为17.3%。相较于94年的19.1%,检出比例略有下降。
检出掺加西药的中药,以送检者声称的样品来源分析(请见表一),检出率以“国术馆”、“邮购”及“托人购买”为最高,三成以上样品检出掺加西药;其次为“亲友赠送”、“中国大陆”及“中药行、参药行”,至于“中医诊所(医院)”及“中药厂”则分别各有1件检出西药,显示业者中仍有少数害群之马。
若依委托者所填写的药品作用分析(请见表二),“利尿类”、“兴奋剂类”、“止痛类”及“跌打损伤类”的样品,有五成以上检出西药,比例最高;其次为“减肥类”及“强心类”的样品,有三成以上检出西药。
本次共有21种西药成分被检出(请见表三)。除了“氢氯苯塞(Hydrochlorothiazide,利尿剂)”、“咖啡因(Caffeine,中枢神经兴奋剂)”及“维生素B1 (Thiamine Disulfide,维生素类)”等较常被检出的西药之外,其他如“引朵美洒辛(Indomethacin,止痛剂)”、“匹洛西卡(Piroxicam,止痛剂)”及“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 Maleate,抗组织胺剂)”也经常被检出。
此外,壮阳药品如“犀利士(Tadalafil)”及“威而钢(Sildenafil Citrate)”,检出的次数也不少,其中有2件分别来自“中参药行”及“邮购”的样品,属“补肾滋养类”,竟然同时检出两种壮阳药品。消费者若服用到宣称具有暗示性或相当疗效的补肾滋养药品,且效果不错者,最好留心是否有掺加壮阳药品。
其他如食欲抑制剂“氯苄雷司(Clobenzorex,食欲抑制剂)”,本次也在2件宣称“减肥类”的样品中检出该种西药,人体服用该药品后会在体内代谢成安非他命,虽然能抑制食欲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是长期服用不仅容易成瘾,而且也会伤身,卫生署早在民国69年就已禁用,95年将氯苄雷司增列为第四级管制药品,消费者不可不慎。
而消费者服用宣称具有减肥疗效的中药,若容易精神亢奋或睡不着,可能该药品即含有非法的食欲抑制剂,最好立即停用,以免成瘾。
中药掺加西药,已违反《药事法》第二十条第一项“未经核准、擅自制造”而为“伪药”。贩售伪药的业者,可依同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明知为伪药或禁药,而贩卖、供应、调剂、运送、寄藏、牙保、转让或意图贩卖而陈列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五百万元以下罚金”加以处罚。
其他如国术馆或青草药店,依法不能提供药品给消费者,如提供则业者已经涉及密医行为,可依《医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取得合法医师资格,擅自执行医疗业务者,处六个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三十万以上、一百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2.重金属检测
检测重金属的样品中,共有6件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卫生署规定“中药之总重金属含量不得高于100 ppm”的标准,其中有3件样品的铅检出量超过100 ppm,另有3件样品的汞含量超过100 ppm。
检出重金属过量的样品,其中一件来自“国术馆”治疗“血管硬化”的中药,检出的汞含量竟然高达3.5%(35,000 ppm),有2件来自“参药行”宣称“小儿惊风类”的中药,检出的汞含量也都超过卫生署规定的上限。其中有1件“小儿惊风类”的中药,不仅检出的汞过量,连检出的铅含量也超过100 ppm。
这些汞含量过高的样品,可能是业者使用朱砂作为镇静安神的方剂,卫生署早已于民国80年即禁止使用朱砂调制口服制剂,若违反者,可依《药事法》第八十二条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一千万元以下罚金。
还有1件来自“中国大陆”宣称为“解毒类”的药品及1件宣称“增强免疫力”的冬虫夏草粉,这2件样品的铅含量都超过100 ppm,尤其是宣称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冬虫夏草,消费者送检的药品剂型为粉状,而非原中药材,从外观上无法判别是否有含铅,不知情的消费者若食用含有过量铅的冬虫夏草粉,不仅无法增强免疫力,长久下来还可能导致慢性铅中毒。
由于重金属有蓄积的问题,长期摄取过量的重金属汞,除了可能导致慢性中毒、皮肤出现斑痕及小结节的外伤现象,甚至会影响神经及消化道系统。此外,过量的铅会妨碍血液中的红血素合成,引起贫血,其他症状还包含腹痛、急性肾衰竭及神经脑部病变,而成长中的儿童,则会影响行为、智力发展、造成学习障碍等,甚至听力受损。
给消费者的建议
1.“无病强身”是错误观念
中药不仅是我国传统的瑰宝,更是历代先贤的研究发展结晶,现今中药材的功效也不断地经由科学实验佐证其疗效。然而消费者在服用中药时,往往误以为其药性温和且没有副作用,但其实所有的药品都是一体两面,能治病也能伤身,切勿轻信“无病强身”的错误观念。
中医师在诊断时注重“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经过看诊后,确切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开立药方。而消费者也不应随便听信偏方,购买来路不明的中药服用,或把药品当赠品,将自认为有疗效的药物推荐给亲友。
卫生署特别针对常见中药材(饮片),规定应标示“品名、重量、制造日期、有效期限、厂商名称及地址”等项目,若未依规定标示者,可依《药事法》第九十二条第一项违反第七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处新台币三万元以上十五万元以下罚锾,输入者倘未依规定标示,应不准进口。而有些中药材可当食品用,因此也须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
2. 到领有药商执照的药房购买
中药材种类繁多,有些药材取得不易或外观相近,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及相沿袭用等旧习造成中药材误用、混用的情况相当普遍,除了会影响药效外,还须担心造成毒性。以“防己”为例,有人以“防己”减肥,但却误用“广防己”,造成肾功能受损的憾事。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或服用中药时,最好先向合格中医师询问,并购买合法GMP中药厂具有查验登记领有许可证的药品,才有保障;也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特别是宣称疗效迅速的药品,以免伤身。买回后若没未服用完,应将剩余的药材包好放置于冰箱内保存。
消费者若有需求,即日起至3月9日止,电洽消基会台北总会索取检验委托申请表,或上消基会网站最新消息单元下载申请表,查询送检费用、剂量等讯息,再将申请表连同足量药品及检验费用,以亲送或邮寄方式送达消基会台北总会检验。
详细申请程序与费用,亦欢迎来电询问或上网查询。
电话:(02)2700-1234/206
网址:www.consumers.org.tw
来源:
http://www. consumers. org. tw/ unit412. aspx? id=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