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在的食品添加物
或许你会觉得添加物与我无关,我又不常吃垃圾食物、很少喝饮料,但事实是否跟你想像的一样?让我们来看看:
上面提到的防腐剂、漂白剂、乳化剂、黏稠剂、人工甘味剂、品质改良剂、色素、糖精……这些都是食品添加物。这么多的加工食品,真的都会使用这么多的食品添加物吗?食品添加物又是什么?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吗?
食品添加物是什么?
广义来说“食品添加物”在古时候就有了,以前为了保存动物性食物,会用醃、燻、风干的方法。为了保存植物性食物,会用干、泡、醃、酱的方法。会用红花来染蛋,用红曲来烹调红色的肉类食物。要香就会用香辛料,新鲜的香辛料有葱、姜、蒜、香菜等,干燥的香辛料有五香粉、八角、花椒、桂花、紫苏等。要鲜味会用香菇、海带、黄豆芽熬汤。要Q、脆就用人工捶、捣。
后来发现蔬果中的甜味、色素跟香气是可以萃取的,于是又以天然物为原料,用人工的方法抽出其中的成分当食品添加物。逐渐地,天然物有限,不够用了,成本又高,所以渐渐发展出低价、量大的化学合成品,这都是近百年来的事。尤其最近几十年,随着化学技术与化学工业的发达,食品添加物的开发更是进展神速,因为功效好,可以让产品的色、香、味、质感更加吸引消费者,让生产者的加工更方便,成本更降低,使得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几乎可用“氾滥”两字来形容。
为了方便管理,政府特别定义食品添加物,并依功能分成十七类(已有五百多种品目,并逐年增加中),订定使用范围及用量标准,以正面表列(positive list system)的方式积极管制,凡是表上没列的均不准使用。对其品质纯度制定“食品添加物规格标准”,纳入食品卫生法中管理之。
根据食品卫生管理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食品添加物的定义是:“本法所称食品添加物系指食品之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质、促进发酵、增加稠度、增加营养、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于食品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因此,食品添加物有如下的特点:
食品添加物安全吗?
食品添加物因为不是天然存在于食品中,而是另外制造添加进去的,对其毒性要特别顾虑,尤其是化学合成品;少部份天然品亦因化学处理,或多或少均有毒性,故必须限制其用量。允许的最高添加量是经过动物试验(毒性试验),若超量使用当然会危害健康。
食品添加物如同医药品,均是供人体摄取的化学制品。医药品的使用通常考虑使用人的条件,限于一定期间给药,且可追踪调查其对人体的有害作用;但食品添加物广泛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供不特定的多数人食用,可能天天摄食或一辈子摄食,其安全性评估却只靠动物试验,使用后所造成的影响很难追踪调查。
有些食品添加物中会有微量的不纯物,这些不纯物可能是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也可能是原料中早就存在的,它们在处理者的疏忽中进入食品而产生强烈的毒性作用。随着分析化学技术的进步,新的毒性可能陆续被发现,也使得食品添加物的管理工作,安全性评估面临更多的课题与困扰。所以有些添加物曾经合法,但重新评估后被禁用,有些虽被允许使用,但仍有诸多的争议。
加上一些不肖业者因贪图方便,或因谋求利益,或因疏忽、无知,常不当使用合法食品添加物(超量或使用对象不对),甚至违法使用一些禁用的食品添加物。例如原料品质低劣,不新鲜,颜色风味变坏,就使用漂白剂漂白,再染色,加防腐剂、人工调味剂、化学合成香料,造成消费者健康上很大的危害。
附表列出一些毒性强,禁用,却被违法使用,以及合法允用,但毒性及安全仍有疑虑者,供参考。
合法但安全上有疑虑的食品添加物
类 别 | 品 目 | 使用食品举例 | 对健康可能的影响 |
防腐剂 | 去水醋酸钠 | 干酪、奶酪、奶油、人造奶油 | 具致畸胎性。 |
抗氧化剂 | BHA、BHT | 油脂、方便面、口香糖、奶酪、奶油 | BHA确定为致癌剂,BHT有些研究显示具有致癌性。 |
人工甘味剂 | 糖精、甜精 | 蜜饯、瓜子、醃制酱菜、饮料 | 由动物试验显示,会致膀胱癌。 |
阿斯巴甜 | 饮料、口香糖、蜜饯、代糖糖包 | 眩晕,头痛,癫痫,月经不顺,损害婴儿的代谢作用(苯酮尿症者不可以食用)。 | |
保色剂 | 亚硝酸盐 | 香肠、火腿、腊肉、培根、板鸭、鱼干 | 与食品中的胺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盐。 |
漂白剂 | 亚硫酸盐 | 蜜饯、脱水蔬果、金针、虾、冰糖、新鲜蔬果沙拉、淀粉 | 可能引起荨麻疹、气喘、腹泻、呕吐,亦有气喘患者致死案例。 |
人工合成色素 | 黄色四号 | 饼干、糖果、油面、醃黄萝卜、火腿、香肠、饮料 | 以石油工业产物──煤焦为原料合成,有害物质混入的机会很多,本身毒性强,有致癌性的隐忧,会引起荨麻疹、气喘、过敏。 |
杀菌剂 | 过氧化氢 (双氧水) | 豆腐、豆干、素鸡、面肠、鱼浆、肉浆制品、死鸡肉(漂白并除异味) | 会刺激肠胃黏膜,吃多了可能引起头痛、呕吐,有致癌性。规定食物中不得残留,不得作漂白剂。 |
非法食品添加物
类 别 | 品 目 | 使用食品举例 | 对健康可能的影响 |
以前合法现已禁用 | 溴酸钾 | 使用于面粉(面筋改良剂) | 已确定有致癌性(民国83年正式禁用)。 |
甘精 | 蜜饯、饮料等(甜味剂) | 会伤害肝脏及消化道,致癌性已确定。 | |
色素红色二号 | 糖果、饮料 | 有致癌作用(民国64年禁用,但73年某些进口糖果、清凉饮料仍抽验到) 。 | |
毒性强、一向禁用,但仍有业者违法使用 | 硼砂 | 年糕、油面、油条、鱼丸、碗粿、粽子、板条、火腿、芋圆、粉圆(使Q、脆、具弹性、具保水、保存性) | 硼砂吃下后,转变为硼酸,积存体内达1~3公克会急性中毒而呕吐、腹泻、虚脱、皮肤出现红斑。超过20公克肾脏可能萎缩,生命危险。 |
吊白块福马林 | 本为工业用的漂白剂却被使用于米粉、黄葡萄干、麦芽糖、洋菇、萝卜干等食品 | 残留的甲醛易引起头痛、眩晕、呼吸困难、呕吐、消化作用阻害、眼睛受损。残留的亚硫酸可能引起:荨麻疹、气喘、腹泻、呕吐,也有引起气喘患者致死的案例。 | |
奶油黄 | 酸菜、醃黄萝卜、面条(工业用黄色色素) | 肝癌。 | |
盐基性芥黄 | 酸菜、醃黄萝卜、面条(工业用黄色色素) | 头痛、心跳加快、意识不明。 |
来源:http:/ / cbs. ntu. edu. tw/ thread……oard=BudaFood& nums=2630: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