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进口散装中药材 无管控 残留农药危害
2009/09/30 12:42
已发布508篇主题
【大纪元9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慧怡台湾台北报导)
国人视为养生的食材枣、枸杞、人参、当归等4种中药材,不论是直接以水冲泡或炖补,甚至是入菜,普遍被采用。消基会近日采样40件中26件都含有残余农药,消费者在传统的参药行还是中药材批发店,超过九成以上是从大陆进口,秤斤论两所购得的往往标示不完整,消费者买的安心吗?
消基会近日针对红枣、枸 杞、人参、当归等4种中药材进行防腐剂、二氧化硫、重金属(铅、镉、汞)以及残留农药的检测,在市售当归中检出二氧化硫;红枣、枸杞、人参残留农药,消基会将抽样检测果公告提供消费者作为选购时的参考。
消基会表示此次购买的样品系于98年7月中旬,至大台北地区的参药行、中药批发店、生鲜超市、福利中心、有机专卖店等通路,购买红枣、枸杞、人参、当归各10件,共计购得40件中药材样品。
发现红枣有6件、枸杞有7件、人参有8件、当归有9件均不符合规定,不符合的项目中,包括均未标示“制造日期”。此次的中药材样品中,红枣有1件、枸杞有7件、人参有1件、当归有10件,共19件样品检出二氧化硫。
而人参及当归若视为“非表列之其他加工食品”,则 21号“鲜人参”及31、32、33、34、35、37、38、40号,共 8 件的“当归片”二氧化硫残留检出量超过0.030 g/kg。
此次的检测结果,红枣有9件验出含有属于合成除虫菊剂或有机氮及杂环化合物类杀菌剂。10件枸杞样品则是验出有芬化利或胺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的“贝芬替(Carbendazim)”或有机氮及杂环化合物类杀虫剂的“亚灭培(Acetamiprid)”或“益达胺(Imidacloprid)”,或有机氯系杀虫剂的“大克?(Dicofol)”等,其中编号 11、12、13、16、18、19、20号共7件的“枸杞”,都检出有4种或5种以上的农药残留。
卫生署表示目前仅枸杞未列为中药材管理,公告列为“可同时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药材”,针对红枣、当归、人参等在中医药管理委会的中药材管理是否落实中药材包装标示、加强原料管理进而落地追踪,有待检视。消费者购买未完整标示的药材要慎选。
消基会: 烹调前先浸泡、烹煮时不加盖
台湾有超过九成以上的中药材都是从大陆进口,然而进口的中药材品质不一,在贮存、加工的过程中,常会发生虫蛀、发霉或变色等质变现象,业者为保持中药材的色泽,可能以燻硫磺或添加防腐剂的方式,来达到漂白及防腐的功效。
唯燻硫磺后或防腐剂的用量没有控制好,将容易造成硫磺或硫化物残留及防腐剂过量的问题,而危害人体健康。建议消费者烹调前可用水浸泡,并丢弃浸泡水,或烹煮时不加盖、使其挥发,应可减少食入二氧化硫及防腐剂。
此外,台湾气候普遍高温潮湿,中药材的保存相当不易,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建议以真空密封罐保存,内置干燥剂,但不要直接跟中药材接触,并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也不要直接将中药材放冷冻库保存。
消基会建议农药残留问题应加强管控,业者散装中药材仍应标示完整。
来源:
http://www. epochtimes. com/ b5/ 9/ 9/ 30/ n2673580. htm
中药补身变毒身 抽检枸杞全有农药残留
2009/09/30 12:44
已发布508篇主题
【中央社╱台北30日电】2009.09.30 05:59 pm
消基会今天公布红枣、枸杞、人参及当归等中药材抽检结果,发现“补身变毒身”,枸杞竟然100%残留农药,人参更验出含有DDT等禁药,消基会要求卫生署立即正视及改善。
中药材向来被视为温和补身良方,不仅可做药材,更经常入菜,但消基会下午召开记者会公布抽检结果竟是“补身变毒身”,消费者一定要注意。
消基会 7月中旬在大台北地区的中药批发店、生鲜超市、福利中心、有机专卖店等,购买红枣、枸杞、人参及当归各10件,分别检测防腐剂、二氧化硫、重金属及农药残留。
令人吃惊的是,40件样品有26件验出农药残留,其中枸杞100%、红枣90%、人参70%都验出农药残留。
红枣有9件是含有属于合成除虫菊剂的“芬化利(Fenvalerate)”或有机氮及杂环化合物类杀菌剂的“得克利(Tebuconazole)”。
10件枸杞样品分别验出有芬化利或胺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的“贝芬替(Carbendazim)”,或有机氮及杂环化合物类杀虫剂的“亚灭培(Acetamiprid)”或“益达胺(Imidacloprid)”等。
更离谱的是,残留农药的枸杞中,有 1件是台北县树林市某家以“无毒的家”为招牌的店家售出。
此外,消基会更指出,人参有 7件竟然验出含有属于有机氯农药中的“五氯硝苯(Quintozene,PCNB)”、“滴滴涕(PP-DDT)”、“α-虫必死(α-BHC)”,这根本就是国内早已禁止使用的农药,且有一个样品的“红参须”五氯硝苯检出值超过限量值1.0ppm许多。
消基会说,卫生署管理中药材的标准充满矛盾,早就已禁止五氯硝苯等农药,却又在“中药材污秽物质限量标准”,把人参DDT(滴滴涕)总量限量为1.0 ppm,BHC(虫必死)为0.9 ppm,PCNB(五氯硝苯)为1.0ppm。
消基会表示,侧面了解,国内中药材 9成以上都是向中国进口,但进口的中药材品质不一,贮存、加工过程中,常会发生虫蛀、发霉或变色等质变,业者为保持中药材的色泽,可能以燻硫磺或添加防腐剂的方式,来达到漂白及防腐的功效,除要求卫生署立即正视及改善外,也请消费者一定要注意。
来源:
http://udn. com/ NEWS/ LIFE/ BREAKINGNEWS9/ 5168199.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