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生活秘方 ─ 生活也是门学问…
剪贴人
主题&内容
上夜班作息颠倒 列致癌因子
pine 凤梨站长
2010/04/26 04:21
已发布508篇主题
【蔡文英、甯玮瑜╱综合报导】

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本月将夜班工作,列为可能的致癌因子;国内专家表示,轮值夜班可能影响贺尔蒙、褪黑激素的分泌,继而促使免疫力降低,增加罹癌风险,民众应尽量少从事日夜颠倒的工作。

最新报告

这份发表在最新一期、十二月号《刺胳针》医学期刊的报告,新增夜班工作为人类致癌因子。美国癌症学会表示,未来可能将夜班列为“已知和可能的致癌物质”。

国内10%须轮值夜班

美国康乃狄克大学健康研究中心癌症流行病学教授史蒂文斯是率先提出熬夜工作与癌症有关的学者之一,他在一九八七年发表的研究指熬夜会提高乳癌罹患率。近年也有研究指长年值夜班女性易得乳癌;动物实验也发现日夜颠倒的动物较易罹癌、死得快。另有研究指值夜班男性罹摄护腺癌机率高。
但上述研究对象多数针对护士或航空公司机组员,仍须对不同族群进行研究。若获得证实,将冲击全球数百万人,估计已开发中国家的劳动人口,有两成工作人口都必须上夜班。国内部分,根据劳委会统计,约有一成人口从事须轮值夜班工作。

国内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长彭汪嘉康表示,夜间工作易影响生活作息,尤其是贺尔蒙分泌。癌症医学会理事长张金坚指出,上夜班确实可能增加罹癌机会,因昼夜颠倒会扰乱生理时钟,扰乱免疫系统,影响贺尔蒙与褪黑激素等分泌。荣新医院副院长丁绮文说,褪黑激素有助协调生理时钟,确保免疫系统正常。它是由位在脑下垂体中的松果体分泌,深夜时浓度高、白天浓度低。夜班工作时,处于明亮环境下,因此会抑制其分泌,若细胞周期混乱,细胞容易不正常复制,可能增加罹癌风险。

卫署:尚未被证实

卫生署国民健康局副局长赵坤郁则说,因尚未被证实,吁民众不必过度担心。但担任空少的林先生说,半夜工作让他易失眠,“没想到癌症风险也会提高。”

褪黑激素调生理时钟示意图

褪黑激素是由脑部松果体(红框处)所分泌,夜晚分泌量较多、白天减少。夜班工作时,有人工的光线,抑制其分泌。
而褪黑激素作用于协调生理时钟、帮助睡眠,确保免疫系统正常,并抑制癌细胞的分裂与增生,若生理时钟混乱,细胞容易不正常复制。

资料来源:癌症医学会理事长张金坚、荣新医院副院长丁绮文

夜班工作者注意事项

.睡觉时尽量选在漆黑环境,例如白天时可拉上窗帘。
.夜班时尽量维持作息规律,夜班过程不喝含咖啡因饮料。
.适度运动可帮助调整夜班时差,使工作时清醒。
.轮班应采取日班、小夜班、大夜班的顺时针方式。
.换班前,为下一轮的作息做准备,例如将接夜班时,前两、三天把上床、起床时间往后延。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应咨询医师,随轮班时间调整慢性病用药时间。
.与医师咨商,讨论是否针对特定疾病或癌症加强筛检。

来源:http:/ / tw. nextmedia. com/ appl……id/ 30028790/ IssueID/ 20071201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