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医学迷思 ─ 医疗的真相通常和你直观的想法不一样
剪贴人
主题&内容
癌症的真正本质──《为癌细胞平反》概要
pine 凤梨站长
2008/08/22 14:05
已发布508篇主题
作者:何永庆
(前自然疗法杂志社社长)
(中华自然医学教育学会秘书长)
(自然医学文摘杂志社 发行人/社长)

摘要

管理学上有此一说:“方向比速度重要。”同理,防治癌病方面,“方向比医术重要。”因为决定癌是友或决定癌是敌,关键就是方向问题及本质问题。

天下人、事、物,均有其因果关系,癌病亦不例外。佛家说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同理,站在陈䌷艺中医师创立的《中华自然疗法医学》的立场上,任何疾病(包括癌瘤)的发生及防治,何尝脱离了自然的因果律。

若世人不察“因缘际会,才会产生果”或“缘断因灭而果不生”的自然法则,在防治癌病方面,只把注意力及防治的方向放在癌瘤是否被消灭?癌细胞是否还存在的治标不治本的方面,到最后,可能不是“癌瘤不见了”,而是“人不见了。”
人之初、性本善。同理,癌之初、性本善。

细胞长期处在不良环境中,受尽“内忧外患”的凌虐,他只有两条路可走:
1. 一死了之(凋亡apoptosis)。
2. 改变其生存机制以适应(逆来顺受),或在恶劣的环境中,以恶劣的方式继续活下去。

所以,癌是最需要帮助的朋友,不是敌人。帮助他,尽量不要伤害他。

关键字:“仁政”、“暴政”、“内毒盛,正气衰”、自然疗能medicatrix

前言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今天人们对“癌症”的防治方面是否真的“知己知彼”“知天知地”?个人认为时下人们往往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又不知天,更不知地。因为,

其一:人们鲜少检讨自己,常因一己之欲而危害细胞,并一直将癌细胞〈受虐细胞〉视为敌人、喻为恶魔。
其二:人类为一己之私,把赖以维生的大自然破坏得“体无完肤”,致使阳光、空气、水对人类也都越来越不利。
其三:大地所遭受的各种污染,所生长出的农作物,及使用不良的饲料、方式饲养的牲畜,越来越不适合人类食用。

无论医界或一般民众,普遍存在着很多本质上的错误认知或偏差,不知癌瘤是受害者,是苦主。它们虽然深受内、外环境恶劣、毒化之苦,依然竭尽全力的将体内不良因子集中看管,使人体尚可勉强维持正常生理运转。因此,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创会总会长陈䌷艺中医师曾语重心长地说:“癌无该杀之罪,却有救命之功。”

癌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端看人们对它的认知,或是否真正了解其本质,和如何面对它。

一、“仁政”或“暴政”

目前,全世界总人口约65亿,分别居住在237个国家及地区。而每个国家都各自有一套治国的政策,虽一国各有一治,但从古今中外人类历史来看,我们可把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暴政,如德国纳粹希特勒独裁暴戾;一类是仁政,如美国罗斯福总统亲政爱民。

暴政者,对内:劳役严刑,暴征横敛,民不聊生;对外:攻城掠地,强取豪夺,生灵涂炭。

仁政者,对内:亲政爱民,兴学昌业,民裕邦安;对外:敦亲睦邻,扶弱济贫,天下太平。

常言道:“人是一个小宇宙”。此话真实不虚,因为人体由约60兆细胞组成,我们姑且将之称为“细胞共和国”,而人是否会罹患“癌症”,其关键在于统治这60兆细胞子民的总统〈您自己〉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细胞共和国”?

对“细胞共和国”而言,同样可分“仁政”与“暴政”:

暴政者,于内:心浮气燥,烦闷多欲;任性固执,导致气滞血瘀等。于外:争名逐利,损人(细胞)利己(总统),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好色失度等。

仁政者,于内:心平气和,清心寡欲;自重自爱,自然气血调顺等。于外:劳逸相适,乐群好施,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好色不乱等。

请教各位读者大德--细胞共和国的总统先生女士们,您是如何统领 您的细胞共和国?

在管理学上有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同理,在癌病的防治方面,我们可不可以说“观念比医术重要”呢?说清楚一点,如果 您的方向是处心积虑杀灭“癌细胞”,那么,您的医术,自然是以毒杀为手段。

俗云:“政策的错误比贪污可怕”;同理,负面的情志、观念,不良的生活方式或医疗的偏差、错误,是不是比谋杀更可怕呢?

一、“癌症”候选人

人们常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统计数据,搞得迷迷糊糊或惶惶不可终日。如据统计“台湾地区约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在一生中罹患癌症”,“美国将严重到每二个人就有一人有机会罹患癌症”。没错,所有统计数据都是通过客观科学的方法而得出的。但是,请问各位读者大德,什么时候会轮到您?我们莫非要玩排队点名答数的游戏,凡数到四或二的人就自认倒霉罢?其实不论统计数据如何,我们每个人,都是‘癌症’候选人。

早在1960年,根据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贝奈特(Sir F.Macfarlane Burnet)的理论:“正常人每日中产生大约十万个癌细胞,可是一般人的免疫系统都能有效地将这些癌细胞予以破坏。”也有研究指出,死于非“癌症”原因的病人,经验尸统计显示,约有22%的病人,身前得过恶性肿瘤而未被发现。日内瓦医学院也曾对280个死亡病例做过尸体解剖,死者平均年龄75岁,结果发现48%的人体内都有1~3个恶性肿瘤;极富盛名的日本金银婆婆,在她们过世后,医生发现她们体内竟存著多种癌细胞,而他们生前都没有症状也没有被诊断成肿瘤。这就是说如果人能活到120岁,百分之百是与癌细胞共处的。可见癌细胞的产生是正常生理现象,如何维持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才是发病与否的关键。

这里依然可用“细胞共和国”的譬喻观念来思考:古今中外,任何一个风调雨顺的“仁政”国度中,总是难免多少会有几个“不守规矩”的人或“为非作歹”之徒;“总统”的施政措施,很难让所有国民百分之百满意或认同,多少会产生一些异议分子,诚属自然。但是,只要当政者爱民如子,勤政清廉,执法公正,良好的社会环境绝对可平衡少数的不良分子或异议分子,使之“小鱼翻不起大浪”或“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而国泰民安。反之,若是“暴政”,必然会因“官逼民反”而迟早会导致“全民反叛”。

所以,既然从生理学上已得知每个人每天或多或少都有细胞癌变,大可不必斤斤计较有几个癌细胞,关键在于 您是以“暴政”待之,还是以“仁政”化之。以“暴政”治“国”者,“癌症”当选人就是 您;以“仁政”治“国”者,充其量您只是癌病候选人。

切记,得“民”者昌,失“民”者亡。

二、癌症患者80%是被吓死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他认为,在美国630万死于癌症的病人中,80%是被吓死的’(摘自美休仕顿《美南新闻》2003.8.13)。台湾有位放射科名医也曾说:‘癌症患者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被医死的,三分之一是本来就该死的。’

这两种说法,均不无道理,而且深刻反应了时下主流医学治癌的现况或结局。

台北一位罹患白血病(血癌)的抗癌小英雄在他的‘抗癌日记中’这样写道:‘化学治疗是大刺客,刺向我身体的每个角落……放射治疗是小魔鬼,攻击我身体的每个要害……’
台北一位音乐名艺评家罹患肺癌,后转移为骨癌,他告诉我:‘放疗时,我感觉到骨髓被烧得嗤嗤响……’一位罹患淋巴肿瘤的退休将军告诉我:‘我是一个军人,而且现在又活了70多岁,死对我而言,何足为惧。但是,我不要痛苦。’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有更好的医疗技术和更先进的医疗照顾,应该“抗癌”就无可怕之虞。遗憾的是,以已故日本天皇昭和为例,因患胰脏癌而堵塞十二指肠,御医采用困难度较高的绕道吻合术,欲使手术后天皇的消化道能正常运行,讵料未满一年天皇又因吐血而入院,经检查发现肿瘤复发,但没转移,因严重吐血,总共输血30000cc,几乎是换了十遍全身的血液,结果,尽管得到多么豪华周到的护理,多么先进的医疗技术的治疗,同样受尽折腾,仍然回天乏术。

前美国总统甘乃迪夫人贾桂琳(Jacqlin Kennedy)女士,罹患淋巴癌,几经化疗后,半年后与世长辞。美国前副总统参议员韩福瑞(Hamphry)先生罹患膀胱癌,先接受了放射线治疗。1976年5月,他的医生戴伯尼‧加门(Dabney Jarman)兴奋地宣称放射线治疗是成功的,并由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Association)的副总裁与人合写了一本书,称韩福瑞是“现代放射线治疗下知名的受益者”。然而,言犹在耳,几个月后复发,而且比原来更严重。即刻送至纽约史隆‧凯特琳纪念医院动手术。事后,他的医生威勒‧惠特摩尔(Willard Whitmore)在全国电视记者会上宣布:“参议员先生已经痊愈了”之后韩福瑞接受了多方化学治疗,不到一年之后去世。而整个过程仍然是吃尽苦头,受尽折腾,非当事人真难以言表,只是医界不会把这些实情公诸于世罢了。

可见无论您是贩夫走卒,或是达官显贵,只要走上“逆治”(对抗疗法Allopathy)之路,其命运雷同。而主流医学认为,癌症经治疗后能有存活五年者为成功。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大多数患者,很难维持五年寿命。纵算活到五年以上者,他们如何活?活的品质如何?

其实,几乎每一个接受主流医学的治疗的癌病患者,其遭遇类似,必须承受因治疗而产生的一切副作用,包括口腔溃烂、牙龈出血、食道、胃黏膜灼伤、溃疡、呕吐、丧失食欲、毛发脱落、指甲变成紫色、虚脱等,而且,并没有保证能治愈。这些有如炼狱刑法般的治疗过程,试问,能不让人恐惧吗?

在美国,曾向肿瘤科的医生们做过问卷:‘如果你自己或你的家人罹患癌症,你会接受同样的治疗方式吗?’结果,有超过半数,75%的回答是‘No’。

所以,如果在治疗癌病的方向上,依然只停留在主流医学的开刀(杀)、化疗(毒)、放疗(烧)的‘逆治’(必杀)之上,人们应该不是被癌病吓死,而是被恐怖的治疗过程或难得善终的结局吓死、整死。

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之所以主张要向癌患者隐瞒病情,我想可能也是居于人道精神层面的考量。但是,若依循‘逆治’(必杀)的医疗流程,最后,终究‘纸包不住火’,意志再坚强,往往也很难抵御‘医源病’及‘药源病’的摧残。患者很少能逃过‘含恨而终’的宿命。

三、现代医学之所以很难治好癌病,其原因有三:

1.虽然已知道相当的病理,但治疗方面完全不能解除病因,而只治疗病果,自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治疗癌病的手段和药物不但疗效不彰或无效,反而有害,更造成癌病的基本病因更形恶化。

3.治疗的标的是病灶和数据(所谓癌指数等),而非人整体。

因此,如果说“癌症”是可怕的,倒不如说是人们对癌的错误认知与态度是可怕的,因为人们一直把它当敌人看待。试想,如果您家的小孩只要稍一不听您的话或“学坏”,您何以忍心就不问青红皂白、视他为敌人,并杀之而快?!另外,就是现代文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是可怕的;还有就是现代医学治疗癌病的手段是可怕的;再有就是一般病家积习(不良的生活作息)不改或不知自我反省是可怕的;再来就是来自各方善意的“关怀”,让病家无所适从,方寸大乱是可怕的。

四、“癌症”究竟是什么?

谈“癌症”防治之前,宜先正名、正音,或可帮助人们更了解其真正本质。主流医学所说的恶性肿瘤Cancer字源于希腊神话,大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当他正与九头水怪海德拉(Hydra)搏斗时,天后赫拉(Hera)派巨蟹(Karbinos)前来暗袭,夹住赫拉克勒斯的脚不放,终被英雄杀死,天后赫拉同情之,将它升空成今日的巨蟹座(十二星座之一),其名就是Cancer。二千四百多年前,希腊的医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希腊,Hippocrates,460-377B.C.)也曾描述过某些乳癌外展,扭曲,形态好似螃蟹,而把这类病症命名为‘Karbinoma’,后来此名再演变为拉丁文的Carcinoma或Cancer。在此同时,希波克拉底也告诫医界治病须有整体观。可是,后人可能没能完全从先贤的提示中得到启发,只从病理上观察细胞脱序增生,其数量增殖有如螃蟹产卵,其表象就像螃蟹(Cancer)般“横行、凶狠、难缠”。
  
处处口口声声讲究实证科学的主流医学,何以如此取譬不当,竟用神话传说的表象为癌瘤命名?

许多人把“癌”唸成“ㄞˊ”音,其正确发音应为“ㄧㄢˊ”的音,这意味“癌”的形成与组织细胞长期处在某种发炎状态下大有关系。依据中医病机理论:气滞则血瘀,血瘀则腐,腐则败坏;终致虚火相生,火煮盐蒸,气凝成石,石堆成山,山溃成病,是为癌。简言之“内毒盛,正气衰”是其根本病因。
常言道:“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同理“木必先腐而后虫生,体质先败坏而后癌生。”,所以,细胞长期处在恶劣的内环境中,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才不得已改变其生存生存机制(基因突变),以适应恶劣的内环境。日本森下敬一博士指出:“癌的本质是血液的污秽”。站在自然医学的立场,“癌是一种慢性、全身性、退化性(老化)、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摘自《生物医学的神效》P206‧1984‧台湾‧郗磊峰教授)但就个人多年的观察、研究认为,还应加上败坏性,情志性,恶灵性(恶灵附身)等。也可以说是各种疑难杂症的最终综合表现。简言之,细胞长期处在不良的环境中,往往就有癌化的可能。

因此,医学界和一般民众不宜再把癌瘤称之为“癌症”,而应该称之为“癌病。”因为“症”者,现象也。“病”者,才会函盖整体病因、病本、病机、病症。一字之别,造成了“癌症”认知、研究、治疗等方面上的近百年的偏差或谬误。故后学斗胆就此将“癌症”正名为“癌病”。

五、如何因应

1.如果是慢性,可见是长年累月慢慢累积而成,进而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所以,就算是得了癌,大多也不会立即要命,可抽丝剥茧,从容以待。

2.如果是全身性,就应该整体思考,全方位(全面)面对,做整体(包括所处环境)改善,而不只是局部处理(切除)。

3.如果是退化性(老化),就应该找出导致身体内脏组织退化(老化)的因、缘。以中医之辨症论治或自然疗法,并配合饮食的调理、适度的运动及达观的人生态度,应可化解退化(老化)的不良因子,或减缓退化,重建生机。而不是烧其癌,伤其正气(放射线治疗)。

4.如果是血液性,就应该以清血、净血、活血、促进造血的方法从根本着手(施治)。而不是不惜破坏造血功能直接从血液中下毒,殃及身体各正常细胞,只求赶尽杀绝(化疗)。

5.如果是缺乏性的中毒症,就应该袪其邪毒、补其不足。
正是中医所强调的“扶正袪邪”,而非“下毒损正”,用毒到底,雪上加霜玉石俱焚。

6.如果是败坏性,就应该从吃低油、低盐、低蛋白、低糖的有机食物开始,多素少荤或全素,并少食多饮(喝干净的好水及以好水冲泡的糙米茶),补充各类食物酵素及益生菌(如乳酸菌、EM〈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等),减轻脾、胃、肠的负担,减少食物在肠道不易消化而产生腐败的可能,维持肠内益生菌占优势,别忘了,血液的源头来自胃肠道。日本血液科专家森下敬一博士就曾提出过肠胃道造血论。中医也有脾胃是后天之本的学术根据。所以,没有肠内的腐败物,便不产生混浊的毒血,没有毒血,细胞癌化的主要因子就难以存在。而手术、化疗、放疗非但不会改变体质的败坏,往往还让身体内环境败坏得更严重。

7.如果是情志性,若以手术开刀、化疗、放疗、标靶治疗等,岂不更是“文不对题”,有道是“心病还须心药医”。

8.如果是恶灵性(恶灵附身或业障),更应从心灵深处反省、忏悔,并找相关高人大德协助或导引。

9.站在“急者治其标”或“标本皆剧者,标本皆治”的立场,个人也不完全反对必要的手术开刀,甚至适量的化疗与放疗。但必须说明白,应该治人于先(固本培元,扶正袪邪),不得已才壮士断腕,杀癌于后(治标)。有人认为,西医的手术、化疗、放疗也是“袪邪”,是治标的最优先的好方法。然而,个人认为,中、西医的治标在本质上是有很大的不同。

中医是辩证论治,是因势利导,是驱邪毒外出,如“大承气汤”之泻下排毒解困;“十枣汤”之逐水败毒等,只要用之得宜,均能药到病除。中医治标者,多属袪邪的范畴,如清热解毒、润燥渗湿、活血化瘀、软坚清结等,虽有时以毒攻毒,但其真正的要旨是以微毒或小毒来激发人体的自愈力(类似西方同类疗法)或是引邪毒外出。不得已用到大毒,也坚守《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主张的:“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准则。中药之毒系自然之毒,并可自然分解消散于大自然;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奏效后,鲜少副作用。

而西药之治标,用药(drugs)皆毒,虽然对症奏效,但或多或少留下后患;西药之毒多属化学之毒,很难自然分解消散,往往污染大自然,容易造成药源病。不幸的是,放疗、化疗的毒杀,必须杀到检查不出癌细胞为止。此时,往往癌细胞还没死光,患者已一命呜呼。无怪乎日本琉球大学生理学讲座梁运飞博士说:“西医是以致癌的疗法治癌”。

总而言之,大凡攻癌(祛邪)的同时,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不可不知扶正,若一味攻癌袪邪到底,往往也是“药到病除,命也除”。

六、结语

总之,治疗癌病不能只单一的治癌(切除、化疗、放疗之类),最要紧的是在不伤身的原则下,如何以顺应自然的理、法、方、药、食来解除体内毒素,以及强化全身各机能(自然疗能medicatrix),使之从弱至强,从强而正常,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再有,就是患者本身是否能彻底反省,醒悟、感恩,力求“观念通、二便通、气血通”也将是病愈身安的关键基础。任何病灶(果)都必有其因,同时也须有其缘(不好的内外在条件),不良的因缘际会才会生其病(果)。因此,如何断缘、灭因,化解病机,才是医之正道。

以上系个人多年来的观察、研究及体悟,今将之概述成文(详见拙著《为癌细胞平反》),谨供医界及社会大众卓参。由于个人学识浅薄,疏漏之处尚祈各方先进不吝指教为祷。

来源:http://www. shanghan. com/ bbs/ viewthread. php? tid=45796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