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關於
會員登入
language
menu
剪報欄 » 研究報告 ─ 最新的醫學研究報告、相關報導
剪貼人
主題&內容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pine pine站長
2009/02/24 01:56
已發佈1011篇主題
◆ 亞洲女發胖 不孕、癌症等易上身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6.09

別以為只胖一點點沒關係,多位肥胖專科醫師八日一致提出警告,亞洲女性比西方女性「不耐胖」,身體質量指數BMI一超過廿五,就開始百病叢生,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癌症、關節炎、不孕症等的風險越高。尤其五十五歲以上婦女發胖速度遠高於男性,須注意發福帶來的健康危機。

第一屆亞洲地區女性與肥胖高峰會七、八日在香港舉行,共有泰國、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等八個國家的九十多位肥胖專家與會,國內也有多位醫師共襄盛舉。

與會專家認為,女性肥胖是一個須積極面對的重要課題。女性壽命普遍比男性長,五十五歲後進入停經期,因受荷爾蒙影響,發胖速度比男性更快,罹患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風險也大增。

屏東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主任賴承志指出,亞洲女性比白種人「不耐胖」,西方女性個頭高、即使BMI廿五,外觀看來不算胖,也不至於產生疾病。但亞洲女性卻沒有胖的本錢,例如身高一六○公分、體重六十五公斤的女性,BMI值已超過廿五,外觀只是稍微豐滿些,但或許是人種、基因或體格的差別,雖然「只胖一點點」,亞洲女性卻面臨各種疾病嚴重威脅。

賴承志說,肥胖程度越嚴重,對健康的影響也越大,最明顯的就是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新陳代謝症候群比例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癌症、關節炎、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症的風險也都上揚,甚至壽命縮短。

根據美國研究,五十歲的肥胖者,折壽早死的風險約增加二至三倍;整體來說,體重過重者早死風險約增加二至四成。

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主任劉燦宏在大會中報告一例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個案,這位身高一六二公分的卅三歲女性,從小就胖又不愛動,體重最高曾飆到八八.五公斤,就醫時已有糖尿病。醫院以飲食控制、運動並搭配減重藥物,半年內從六六.六公斤減至五七.七公斤,BMI達廿二的正常標準,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都恢復正常。

基隆市立醫院瘦身門診醫師胡麗娟建議,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調整,在減重過程非常重要。但通常需要加上運動和藥物配合,否則無法持久、也很容易復胖。建議民眾養成天天量體重或至少一周量一次的習慣,當體重稍稍上揚時,應立即控制,以免太胖了就很難減下來。



◆ 輕微超重 也增加罹癌風險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6.09

醫學研究發現,肥胖會增加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胰臟癌、大腸癌、乳癌、腎臟癌和子宮內膜癌都與超重有關。專家建議,預防癌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從預防變胖做起。

高雄榮總家庭醫學科潘湘如醫師指出,近幾年國外幾項大規模研究發現,肥胖與癌症有明顯相關。以身體質量指數BMI做為罹癌風險基準,若BMI在正常標準時,罹患所有癌症的風險為一;當BMI上升到卅,罹癌風險增加到一.一倍、BMI四十時,風險增加到一.五倍,越胖風險越高。

肥胖的男性特別容易罹患肝癌、胰臟癌、攝護腺癌及血液方面的腫瘤。肥胖的女性則容易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和腎臟癌。

為什麼肥胖會增加罹癌風險?潘湘如表示,脂肪大量累積在體內,會分泌一種發炎反應的細胞,吸引致癌因子,讓身體抗氧化力下降,抑制癌變的能力變差,因而增加罹患癌症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曾針對飲食和癌症相關性進行研究發現,即使輕微超重都會增加罹患乳癌、腸癌、胰臟癌等常見癌症的風險。如不想得癌症,最好減少紅肉和酒的攝取量。

潘湘如建議,不抽菸的人想預防癌症上身,更實際的做法就是「控制好體重」。目前體重正常的標準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在十八至廿四之間,超過標準就應著手減重,從飲食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或配合藥物控制。BMI超過卅五以上的人,只靠飲食運動效果恐怕有限,或許可以考慮以手術等方式回復理想體重。

來源:http:/ / only- perception. blogs……/ 2008/ 03/ blog- post_4354. html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