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earch 關於
menu
剪報欄 » 生活秘方 ─ 生活也是門學問…
剪貼人
主題&內容
避蚊胺 毒害神經系統可能比擬毒氣
pine 鳳梨站長
2009/08/07 00:09
已發佈508篇主題
更新日期:2009/08/06 00:07 【中央社巴黎5日法新電】

今天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最常見的一種驅蟲劑化合物成分避蚊胺(deet),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與某些殺蟲劑和神經毒氣相當。但研究人員指出,適度使用很可能安全。

不過,對昆蟲以及從老鼠和人類神經細胞當中取出的酉每所作的實驗結果首度顯示,避蚊胺會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研究人員表示,進行進一步實驗是「當務之急」,以評估避蚊胺可能對人體產生的毒害,尤其是當它與其他化學成分摻雜時。

美國農業部科學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發的避蚊胺,50年多來做為驅蟲劑,市面上販售含有此一成分的驅蟲產品有液狀、霜狀和噴霧式,濃度由5%至100%不等,除了野外露營者廣泛使用之外,也是對抗瘧疾、登革熱等蚊蟲傳染疾病的第一線屏障。

根據公布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生物學期刊(BM-CBiology)的這項研究報告,每年約2億人使用含此成分產品。

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法國蒙貝列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柯貝爾(Vincent Corbel)說:「它已沿用多年,但直到如今的新研究才顯示它可能有毒。」

來源:http:/ / tw. news. yahoo. com/ art……rl/ d/ a/ 090806/ 128/ 1ofmh. html
動物實驗/驅蟲劑「敵避」成分 有害神經
pine 鳳梨站長
2009/08/07 00:10
已發佈508篇主題
更新日期:2009/08/06 04:09 〔國際新聞中心、劉力仁、洪素卿、王孟倫/綜合報導〕

根據公布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生物學期刊(BMC Biology)的最新研究顯示,驅蟲劑中最常見的成份deet(敵避),對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化學作用,和某些殺蟲劑與神經毒氣相當。

這項發現令科學家憂心含「敵避」的驅蟲劑可能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不過這項針對昆蟲、老鼠與放在試管中的人類神經細胞的研究結果能否適用在人類身上,仍有爭議。

一歲以下嬰幼兒不要用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兩、三年前,美國環保署(EPA)才針對敵避舉辦過專家會議,集結五十年經驗與研究報告後,認為該成分仍是目前人類發現最好的防蚊成分,「比所謂的天然或是其他人造合成的防蚊成分都更佳」。這次的研究只是說明引發這些神經症狀的機轉。

林杰樑表示,使用含有「敵避」防蚊產品的重點是適當使用,包括一歲以下的嬰幼童不要用,一般小朋友使用的時候,應該由大人先噴在手上、再塗抹在小孩身上,才不會不小心讓嘴巴吃到或是噴到眼睛等黏膜部位。有過敏性皮膚炎或傷口不要擦拭。戶外活動回來後,記得用肥皂洗乾淨。

此外,「敵避」遇到防曬乳可能會增加吸收量,記得先擦防蚊液,等半個小時乾了後才能擦防曬。

環保署毒管處長袁紹英表示,目前許可十四種環境用藥含有「敵避」,廠商須明確標示不得接觸或直接噴於人體。業者說,若是含有「敵避」成分的防蚊液,都會標示建議不要直接噴灑在皮膚上。林杰樑說,天然精油也可能有神經毒性,一樣可能引起過敏等症狀。加上品質不穩定,防蚊效果也不好,等於是將自己暴露於蚊蟲傳染疾病的風險下。

「敵避」是美軍於一九四六年根據二戰的叢林戰經驗所開發出的產品。市面上販售含有此一成分的驅蟲產品有液狀、乳狀和噴霧式。每年全球有兩億人使用含「敵避」的驅蟲劑,五十年來含敵避產品共賣了八十億個。

來源:http:/ / tw. news. yahoo. com/ art……url/ d/ a/ 090806/ 78/ 1og0p. html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