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30分钟 得脑瘤风险增加40%
2011/06/02 03:17
已发布508篇主题
中广 "2011/06/01"
世卫组织今天首次明确把手机因素做为罹患脑瘤的可能因素之一。世卫表示,根据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显示,每天使用30分钟手机的人,罹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了40%,神经胶质瘤是脑瘤的一种。因此建议民众应尽量使用桌上电话等非手持的通话工具,或是利用短信进行沟通。
世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邀请了来自14个国家、31名科学家组成专家小组会议,在经过一周的论证后表示,使用移动电话可能构成致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包括手机在内的无线通讯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可能致癌,因此有必要对使用手机和罹患癌症风险的关连进行密切追踪。
世卫专家已将手机归为2B级致癌物,使用手机和吸入汽车废气、DDT、铅、福马林等同样有致癌风险。过去世卫组织曾表示,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手机使用同癌症有关联。
目前全球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已达50亿,加上社群网站与智慧型手机的多元应用,用户不断增加使用时间,甚至养成依赖心理,也就是手机恐慌症。
来源:
http://tw. news. yahoo. com/ article/ url/ d/ a/ 110601/ 1/ 2skgv. html
WHO警告:讲手机恐致脑癌
2011/06/02 03:16
已发布508篇主题
自由 2011/06/02〔编译管淑平、魏怡嘉/综合报导〕
小心,打手机可能会增加罹脑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顾问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使用手机可能增加罹脑癌风险,手机应列入与杀虫剂DDT、汽车废气同级的“可能致癌因子”。
专家促列第二级B类可能致癌因子
专家建议,以短信或免持装置取代直接将手机拿在耳边讲电话,可降低手机辐射暴露量。这是目前针对手机是否增加罹癌风险的所有相关文献,所做的第一份科学评估。
由三十一名来自十四国的科学家组成的IARC,会后宣布因手机产生的无线射频电磁场可能致人罹癌,专家认为应将其列入该组织致癌物分级表的第二级B类(Group 2B)“对人类为可能致癌因子”。
最重度使用者罹胶质瘤风险增40%
IARC 并未进行新的研究,而是评估既有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IARC主席、南加大流行病学家萨梅特说,资料指出手机使用者罹患恶性脑瘤“胶质瘤”增加,尤其是其中两份时间横跨十年的最大型相关研究显示,“最重度使用者”罹癌风险更高,这些研究部分个案在十年期间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三十分钟。国健局癌症防治组组长孔宪兰补充,根据IARC去年发表,最重度使用者罹患脑瘤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四十%。
报告主笔史特拉夫指出,证据显示胶质瘤和非恶性的听觉神经瘤罹患率增加,“但目前并未明确证实使用手机确实致人罹癌。”“如果用短信、或者免手持装置通话,很明显地可降低暴露量至少一个级数”,或者十倍。
IARC致癌物分级表根据对人类致癌风险,从高到低分为一到四级共五类,第一级为确定致癌因子,如戴奥辛、石棉,第二级A类为很可能致癌因子,第二级B类为可能致癌因子;第二级B类包括DDT、汽车废气、铅等二百四十种物质,其中有两种人们熟悉的食物:醃渍蔬菜和咖啡,这两种食物也被无线通讯产业团体“全球无线通讯产业协会”(CITA)拿来反驳IARC的结论。目前全球共有五十亿台手机在使用中。
北荣毒物科主治医师杨振昌表示,WHO的声明主要是延续去年IARC汇整十三个国家的研究报告,对于这个议题并没有新的发现,亦未证实讲手机会罹患脑癌,只是重申支持对手机高使用族群做进一步追踪。
来源:
http:/ / tw. news. yahoo. com/ art……url/ d/ a/ 110602/ 78/ 2slmo.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