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洗肾 唯有早期防治
这是可怕的新“世界第一”,台湾肾脏病的发生率、盛行率竟高居世界第一、第二,俨然成为新国病。150万人受肾脏病折磨,尚有九成的人不知自己得病。
文/黄惠如
【更多精采内容请看本期《康健》杂志】
Novenber 14, 2006
《康健》杂志封面:
台湾的肾脏病发生率世界第一。这个新的“世界第一”可怕又可耻,因为原因出自许多民众未得到知识教育,以致慢性病控制不佳,以及中西药的环境及管理不佳;不但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也将让台湾人成为“新东亚病夫”。
在台湾施打B肝疫苗政策21年后,21岁以下人口肝病已获相当控制,但肾脏病反而成为新国病。
谁让肾脏病成为新国病?
台湾肾脏病的发生率(新生病例比率)已经抢下世界第一、盛行率(存活病人比率)第二。
根据美国肾脏病登录协会ESRD《末期肾脏病2005年年报》,台湾2002年洗肾病人的发生率达每百万人384人,胜美超日,已是世界第一。
慢性肾脏病盛行率每百万人1631人,仅次于日本。依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的三高调查,约有150万人罹患3~5期慢性肾脏病。
洗肾不仅大大影响生活品质,也是国家财政的重大负担。
去年健保花在洗肾的费用是260亿,今年预估将会花费277亿,都超过国家整年的医疗费用7%以上,高居重大伤病第一位,是健保单一给付最高的疾病,甚至超越第一死因的癌症。
更糟的是,“这只是庞大冰山露出的一角,”肾脏医学会秘书长、台大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陈永铭忧心道,若政府、民众再不提高警觉,未来不堪想像。
国家卫生研究院副研究员许志成最近发表在《美国肾脏病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的研究发现,台湾高达九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不知道自己罹患肾病,不知寻求适当的医疗途径,也不会改变生活形态和饮食。发现时通常肾脏已坏八、九成
肾脏和肝脏一样没有神经,病人多半没有特别的症状,等到觉得身体不舒服时,通常肾脏已经坏了六成以上,甚或八、九成,濒临洗肾边缘。
“保肝固肾”本来是台湾人最爱讲的事,怎会继肝病之后,肾脏病成为国病?
除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外,其他的原因都找得到答案。
糖尿病
肾脏病的最大股东是糖尿病,新增的尿毒病例中超过三分之一(38.7%)是糖尿病控制不好而惹祸。糖尿病是上游,肾脏病是下游,“不应该让球从这个斜坡面滚下来,”台大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陈永铭比喻。
肾脏病为何和糖尿病有关?致病机转至今不甚明白,但一般而言,肾脏本来就是个微血管球,糖尿病会伤害肾脏毛细血管壁,时间一久,肾脏就会变坏。
从电子公司退休的王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他长年罹患糖尿病,只靠药物控制,控制得并不理想,但他不以为意。
4年前的除夕夜,突发高烧送医,急诊室医师告诉他:“你要在医院过年了,”他觉得纳闷,不就是感冒而已吗?医生解释:“你的肾脏坏掉了。如果你现在不住院,过年后你也回不来了,”顿时天地变色。
原本退休后想颐养天年的他,现在只能每天吃烫青菜、半碗饭控制肾脏病,“每天活着等这个阴影(指洗肾)。”糖尿病卫教学会2004年资料显示,血糖控制重要指标──糖化血色素(AIC)小于7,从20.9%下降至16.9%,其他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中风等皆比前一年下降,唯肾病变、慢性肾衰竭却逆势上扬。
但糖尿病界大老、彰化基督教医院鹿港分院院长杜思德忍不住抱怨:“把责任推给新陈代谢科并不公平,在病人出现微白蛋白尿(初期肾病变指标)时,肾脏科就该介入了,”他认为两科应该坐下来建立共同的治疗准则。
中草药
要防治肾脏病,另一个需要坐下来谈的是中、西医界。
1993年比利时教授Jean-Louis Vanherweghen发现,在布鲁塞尔附近有许多妇女服用的含中药“防己”的减肥药,导致肾衰竭,他称此现象为“中药肾病变”(Chinese Herb Nephropathy)。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与其他数十个国家,相继禁止含马兜铃酸的草药与制剂制造、贩售。
这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之所以可怕,也在它强烈的致癌性。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在2002年将马兜铃属植物的草药列为第一类的制癌物(共分四类,第一类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足)。
2003年底,中医药委员会以难得的明快作风禁用五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马兜铃及天仙藤),并注销该类药材许可证50张。
隔年,台湾尿毒症新生个案马上从425例掉到384例,是多年来第一次下降。“这要给他们credit(赞扬),”肾脏医学会理事、新光医院肾脏科主治医师江守山说。但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还有很多尚未禁用,如马兜铃属的朱砂莲、寻骨风、青香藤、南木香、通城虎等;细辛属的细辛、黄细辛、花脸细辛等,虽然中医药委员会认为这些中药材毒性较低,加强管理即可,但荣总毒物科主治医师吴明玲看多了病人后说:“要是你问我,我是不敢吃的。”
除了中药本身的肾毒性外,中药的重金属残留也令人忧心。
消基会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接受民众中药检验,年年测出中药含重金属铅和汞。今年受测的小儿惊风散,汞含量还高达惊人的3500ppm,比卫生署公告的7种中药材汞限量2ppm,高出甚多。
长庚医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梁发表在世界排名第一的《新英格兰期刊》的研究指出,身体中铅含量只要有0.3毫克,就足以导致每年1%肾功能损伤,“铅没有安全限量,”也就是说,暴露于铅愈多,肾功能损害愈严重,林杰梁强调。
肾脏也是镉早期危害的目标器官。镉在肾脏累积会造成肾小管的持续破坏,严重时也可能造成尿毒症。日本因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其中之一的特征就是肾小管功能失调。
2004年中医药委员会公告杜仲、枇杷叶、肉桂、桂枝、白己、五加皮等7种中药镉、汞、铅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其他中药则以总量100ppm为标准。
“这真是天文数字,”林杰梁摇头道,他解释,即使中药材里含有剧毒的镉、汞只要在100ppm以下,以目前的国家标准都算“合格”。相较于最近再度爆发的镉米风波引起全国恐慌,镉含量最高也不过测出0.69ppm而已。
2003年中医药委员会委托学者研究重金属限量,草案中建议铅订为5ppm、镉0.6ppm,结果公告的竟是铅30ppm、镉2ppm,提高近6倍,“全世界最落后的标准,”吴明玲医师忍不住批评。
中医药委员会主委林宜信委婉解释,但也间接承认中药重金属残留问题不算轻,“管制和产业能力有关,你可以订全世界最严格的标准,但没东西可用,”也就是说,若管制过严,将少有合格中药可堪使用。
“中药含铅”问题已然浮现在喂养下一代的母乳上。
今年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研究发现,食用中药的妇女母乳含铅比一般人高,吃中药母亲的母乳范围落在8.59±10.95微克/每升,没有吃中药的母亲母乳铅含量是6.84±2.685微克/每升。
中药保存不良若产生赭曲毒素,也有肾毒性。
过去赭曲毒素引起的肾衰竭常被认为是马兜铃酸,因为两者的病理特征非常类似。但长庚医院发现,200个洗肾病人中,有三成赭曲毒素含量偏高。有可能从保存不当的五谷杂粮、咖啡豆和中药材所引起。
西药
中国人爱吃中药,西药也吃得凶。
“止痛药肾病变”(Analgesic Nephropathy)在医院有独立的诊断代码,据肾脏医学会2001年的资料,因止痛药肾病变而进入洗肾的新增病人有182名,占总数的3.2%;但长庚医院非正式的统计,更高达7.1%。
“台湾未禁用混合型止痛药,即同时含有非类固醇止痛药和乙醯胺酚(商品名普拿疼)的止痛药,是目前一大课题,”林杰梁说,最常见的就是百服宁顽痛锭、速定、散利痛、五分珠等加强型止痛药。
有些积极预防止痛药肾病变的国家,在限制混合型止痛剂后,发生率才下降的做法,值得台湾借镜。如澳洲在1979年禁用混合型止痛剂前,止痛药肾病变高达21%,20年后已下降至5%;某些欧洲国家也在努力已经禁止。
除了止痛药,来路不明的药物更是可怕。
尿毒发生率最高的县市(即世界最高)在台南市、高雄县、屏东县、台南县、高雄市等南部五县市,也被怀疑和南部电台卖药猖獗有关。
彰化基督教医院鹿港分院院长杜思德医师说,台湾有100万的糖尿病人,只有70万进入医疗体系,30万在外面乱吃药,“这些怎么不好好管管?”他提高音量质问。
林淇云的爸爸罹患糖尿病,他在南部整天都在听电台卖药,买一些来路不明的药治糖尿病,价格又贵得不得了,在台北工作的她对爸爸不听劝只能频摇头,暗自担心。
高血压
除了不当用药,慢性病中的高血压病人有两成机率会演变成高血压性肾硬化。尤其是血压控制不好,又抽菸、肥胖、胆固醇高的病人,更是让自己成为高风险群。
高血压若长期控制不好,会使全身血管硬化,包括肾脏的血管。肾动脉一旦硬化,血流受阻,以致肾脏局部缺血或血管阻塞,造成肾功能衰退。
而且,肾脏本来就有调控血压的功能。血压正常的人平常会分泌使血压上升的“肾素”。当肾脏发生问题时,肾素会大量释放至血液中,又刺激血压升高。
令人忧心的是,民众对“控制血压有助预防肾脏病”缺乏认知。国民健康局的调查发现,只有5.7%的人知道预防肾脏病是要“控制血压”。
高血压控制率也不理想。国民健康局的调查也发现,仅有两成多的病人能好好控制血压。
台湾拒成“洗肾之岛”
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就像推骨牌一样层层倒下;不当用药不论中药、西药,更是推波助澜,让台湾一步步成为“洗肾之岛”。
早期发现是防治或延缓慢性肾脏病唯一的钥匙。
国卫院副研究员许志成认为,现阶段建立“肾丝球过滤率(GFR)”自动回报系统刻不容缓。
肾丝球过滤率是测量每分钟有多少水分经过肾丝球过滤的指标,较能真正反应肾功能的好坏,比医界惯用的肌酸酐(一种身体肌肉代谢产物)敏感度更高。一直以来,医界通常以肌酸酐1.2或1.4mg/dl做为判断依据,然而在此标准以下的病人,有半数已达慢性肾脏病第三期。若能在检验室便以电脑设定自动回报系统,不仅可以提醒医生多注意病人肾功能,也可以提醒病人自我注意肾脏健康。
另外,医生也该主动找出病人。由于初期肾脏病没有症状,初期病人不会主动看肾脏科。但慢性肾脏病病人有四成以上是因糖尿病或高血压控制不良引起,因此40岁以上罹患此两者疾病的病人应要求定期做肾功能筛检。
主管中西药政的两个主管机关也该正视这个世纪威胁,主动成为肾病最前线的保护者,“要有力,不要怕得罪人,”当年参与禁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前卫生署副署长李龙腾直言。
除了要求政府和医界及早建构全面性慢性肾脏病防治政策,并以全国性规模的防治团队防治这可怕的疾病外,也要靠自己。包括提早揪出肾脏破洞,落实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黄金时间。你也需要知道如何计算“肾丝球过滤率”的分期。
万一真的走上洗肾之路,两种透析(洗肾)方式各有何优缺点?哪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也必须找到有品质的洗肾中心陪伴照顾你。
从毫无症状的一般人到肾脏病各期,都应有可以实践的饮食与生活策略。肾病初期症状的人也要学会控制,以延后洗肾10年、甚至20年(见84页“预防篇”)。
要避免走上洗肾之路,慢性病人平常就要做好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控制,定期量血压、验尿,一般人生活中也要少盐、适度蛋白质、多喝水,和不憋尿。
中华民国肾友协会理事长邹政典认为:“肾脏病是一种叫你对自己好的病,”请记住这句话,然后往下面文章寻找答案。
来源:
http:/ / news. chinatimes. com/ C……1140371+0+0+220738+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