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浏览器未开启Javascript!本网站利用它优化用户的浏览体验,若未开启它,除了导致部分网页功能无法正常运作,浏览效能也会较差!
home search 关于
menu
剪报栏 » 病从口入 ─ 已公开的资讯往往只是冰山一角…
剪贴人
主题&内容
你今天吃塑了吗?塑胶包装食品再掀毒风暴
pine 凤梨站长
2011/06/15 15:24
已发布508篇主题
报导/陈德愉、何豪毅

台湾民众体内的塑化剂,高于欧美先进国家五到七倍,许多人认是是因为近来被踢爆的黑心起云剂事件,塑化剂被当成食品添加物,被不知情的民众吃下肚。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台湾为石化王国,大卖场、超商到小摊,塑胶制品无所不在,消费者多所误用、误食,让塑化剂从塑胶制的食品包材中进入人体。

但塑胶食材包装长期被误用及滥用的问题,一直被政府所忽视,有法无人管;更没有人可以证明,这些包著三明治、盛着热汤的塑胶袋,释出多少毒素,掀起第二波塑化剂风暴只是时间问题。

到了午餐时间,办公大楼里,上班族提回在街角买回的一袋袋热面,招呼全办公室来分享;小学门口,家长们提着一个个塑胶盒装着的便当,要送给孩子们吃;街角一个路边摊,一群人围着小摊,每人前面一个塑胶碗装着热腾腾的面线;便利商店里,店员正把装着水饺的塑胶盒放进微波炉里加热。

这是台湾社会最常见的景象,塑胶袋、塑胶碗、塑胶杯、塑胶筷,早就是我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而事实上,这些塑胶制品,大多都没有经过任何检验、认证可以加热,甚至可以包裹食材。

欧洲人对包装的要求,比起台湾不知道严格多少倍,神隆制药是台湾少数有能力将原料药外销欧洲的药厂,副总经理史又南,提到他们与德国官方打交道的经验。

德国官方不但要求他们提供药品内容的检验报告,连外包装也要他们说明。“我们告诉德国人,这个包装是纯净的,”史又南说:“德国人问,那你们要如何证明这个包装是纯净的?”

结果,为了证明包装是纯净的,神隆制药花了一大笔钱,做遍二、三十种检验,提供报告给德国官方;德国官方则将这些报告上网,公布给全欧洲查询。

编号不同,耐热程度不同

无论食品卫生控制多么安全,只要包材有问题,一样会被污染;吃下遭污染食物的消费者,也一样会中毒。不过,台湾政府在这个重要的把关位置,长期以来却一直是自动消失的。

来源:http:/ / news. chinatimes. com/ c……content/ 170201/ 00061010. html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