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系医科热门 几人真有使命热忱?
2011/07/24 12:39
已发布508篇主题
台湾醒报 更新日期:"2011/07/23 08:56" 陈心冕
【台湾醒报记者陈心冕报导】指考考生最近陆续接到成绩单,大部分高分群依旧向往医科。马偕医学院学务长张南骥老师表示,现在学生选读医科多是为钱,无私奉献的精神快要绝迹。曾任台大医院副院长的吴宽墩医师和和信医院院长黄达夫也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提到,高度竞争下产生的医学生,能否成为好医师,值得深思。黄达夫建议从教育着手,减少“状元入错行”的情形。
吴宽墩在《永远的二号馆》一书中感叹,当被问到考医科的动机,今日的医学生总是一本正经地回答标准答案:“我想要帮助人。”他表示,过去他也在口试时讲出洒狗血的故事以明抱负,让主考官感动流泪,但这都比不过他的老师谢博生诚实的回答:“念医科纯粹是父亲的期待”。
另如黄达夫在〈你适合念医学院吗?〉一文中所说,“他(医生)不但要有为人看病的能力,而且要懂得体贴,具有对于病人的苦痛感同身受的性格”,人们不禁质疑这些出于自私考量而选读医科的医学生们,真能成为好医师吗?
黄达夫也指出,高中生“多半不知道自己如果当一名医师,必须为社会尽哪些责任”,反而是借由坊间提供的医学院面谈致胜等,通过考试,进入医学院。他表示,“如果学生把它(医学院面谈致胜指南)拿来当作假面具戴上,就算混进了医学院,但走错了行,结果是自己的损失。”
另外,医学院教授张南骥受访时则指出,许多医学生抢读牙科和皮肤科,当了医师就抢着要进大医院,因为钱赚得多又轻松,有些医生还骗取健保费,真令人心寒。但他表示,马偕医学院立志培养全方位的好医生,医技和医德并重,并鼓励学生下乡服务,学习同理心和爱心,希望能帮社会训练出有品格且愿意牺牲奉献的医生。
要培养好医师,还是要从教育和申请医学院的制度着手。吴宽墩在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是强者教育,..弱者是失败的,少能获得同情。能考上医学系的学生更是被训练为身经百战的考试强者,..而这种教育方式,是否在医病强弱关系上会特别突显出来,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另外,黄达夫也建议,“我们应该在学生们选择医学这条路之前,将正确的医疗观及医师的日常生活实况,告诉这些年轻人。”
来源:
http:/ / tw. news. yahoo. com/ art……rl/ d/ a/ 110723/ 115/ 2vksr.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