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您的瀏覽器未開啟Javascript!本網站利用它優化用戶的瀏覽體驗,若未開啟它,除了導致部分網頁功能無法正常運作,瀏覽效能也會較差!
home search 關於
menu
剪報欄 » 醫事醫政 ─ 醫療制度、醫藥及醫界等相關報導
剪貼人
主題&內容
中醫典籍英譯工作
kurenyen 鳳梨助理
2006/04/07 23:07
已發佈14篇主題
2006-4-7

中國社會科學院羅希文研究員一行日前到訪廣州中醫藥大學,向該校贈送凝聚了其30年心血的《本草綱目》英譯本。
中醫藥學是我國的國粹,近年來國際上中醫藥熱也持續升溫。但是中醫經典理論獨特,語言深奧,翻譯難度大,這成為制約中醫藥國際化的瓶頸之一。

羅希文1983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獲得美國洛杉磯中西醫科大學東方醫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由於早年受前輩名醫的熏陶和影響,並目睹西醫已宣判死刑的疑難重症被中醫藥治愈而生命被延緩的事實,羅希文真正發現了中醫藥的偉大,由此立下了翻譯中醫典籍的志向,並開始了長達30餘年的不懈努力。

在1979年至1982年就讀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期間,羅希文翻譯了中醫學經典之一的《傷寒論》。1985年,由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作序,英文本《傷寒論》在中國大陸出版。上世紀70年代初,她開始進行《本草綱目》的英譯工作,前期準備工作用了20年,正式翻譯用了10年。譯著共六卷,600多萬字。此書最近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羅希文說,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中醫藥典籍走向世界,她計劃在5-10年內完成我國從戰國到清代的中醫藥經典,包括《黃帝內經》、《中藏經》、《神農本草經》、《千金方》等的翻譯工作。這一計劃與設想受到了國家的重視,並得到國家科技部的支持,目前「中醫典籍研究與英譯工程」已經啟動,其內容將不僅是翻譯工作,還將融入研究與傳播。羅希文表示,中醫藥國際化工作不能單靠個人的努力,還需要政府有關部門、中醫藥界和多學科的共同協作。她希望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合作,以後者為基地,集眾多學者之力完成此項工程。該校校長徐志偉表示,廣東正在建設中醫藥強省,大學對發展中醫藥事業全力以赴,學校將全力支持此項工程,並歡迎她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際學院設立工作室。

羅希文一行還在徐志偉陪同下,拜訪了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鄧老高興地應邀擔任此項工程的顧問。

來源:http://www. takungpao. com/ news/ 06/ 04/ 07/ GY- 549130. htm
expand_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