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方草本當紅 350億美元商機強強滾(上)
2006/09/13 03:48
已發佈508篇主題
‧生技醫材報導 2006/09/01
根據國際醫學統計年報PhytoPharm Consulting統計,2002年全球植物藥、漢方草本及草藥製劑巿場達224億美元,2003年市場增加為230億美元,並以每年10~12%的速度成長。預計在2005年突破260億美元的規模,2006年,全球植物性藥物、漢方草本的產值更將突破350億美元。
【文/陳堂麒】
根據國際醫學統計年報PhytoPharm Consulting統計,2002年全球植物藥、漢方草本及草藥製劑巿場達224億美元,2003年市場增加為230億美元,並以每年10~12%的速度成長。
預計在2005年突破260億美元的規模,2006年,全球植物性藥物、漢方草本的產值更將突破350億美元。
而依據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mpany 分析,2002 年全球植物藥、漢方草本產品的銷售額約為137 億美元,比2001年增加了8 億美元,年成長率約為6.2%。
2005年全球植物來源藥物市場為180億美元,2006年約190億美元,若以平均年成長率6.4~6.6%來推估,2007年全球植物藥、漢方草本的市場銷售額將可望達到188 億美元。預期2011年的全球市場將可達260億美元。
全球有近130 個國家使用植物藥或漢方草本的產品
據統計,目前全球有將近130 個國家使用植物藥或漢方草本的產品,同時有124 個國家擁有以漢方草本為主的研究機構。
因此,若提到保健食品未來的幾個重要趨勢,相信很多專家都會認同:漢方草本類的保健食品,絕對在是站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由全球的漢方草本市場版圖來看,歐洲是最大的植物藥、漢方草本市場,也是全球草藥最發達的地區,幾乎佔了全球市場的35%,一年的市場規模約為233億美金;其次是亞洲地區(包含澳洲、非洲和中東),約佔全球市場總值的28%,為65.6億美金。
美洲市場(包括美、加、墨)約為54.3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3%。其他地區則佔了14%(約為3億美金)。中國、日本、韓國、德國及美國,可以說是目前全球漢方、植物藥市場發展最蓬勃、需求量最高的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和美洲地區是目前全球漢方、植物藥市場成長速度最快的地方,尤其美國市場的成長率達到10%~16%。
全球超過40億人口曾經使用漢方保健食品
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mpany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美洲的市場銷售額佔全球漢方、植物藥市場的40~50%,年成長率為7.5%,較其他地區的5.3%為高出許多。
根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三,超過40億以上的人口,曾經嘗試以漢方、植物藥來預防、治療疾病。
美國有34%的民眾曾經使用過正統醫療以外的「另類療法」,同時有超過四成以上的民眾,願意嘗試漢方、草本類的保健食品。在德國,有80%的醫生會開植物藥處方給病人。顯示歐美地區的民眾對於漢方、植物藥相關保健食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指出,促使人們嚐試替代性療法的主要原因是正統的醫學對於治療慢性疾病、癌症、愛滋病、B 型肝炎等,仍缺乏有效的因應對策。
再加上有程度不一的副作用,因此,利用漢方草本的營養保健品來預防,甚至於治療的方式,便成為民眾的另一項選擇。
營養療法、食補強身等養身之道 蔚為風尚
近年來,營養療法、食補強身等回歸自然的養身之道,蔚為風尚,成為現代歐美民眾趨之若鶩的新希望。
根據統計,近幾年來,漢方草本類保健食品(含藥膳保健品)在藥粧通路的成長率,已經直追以往通路的常勝軍—綜合維他命、單一維生素等營養補充品。
在漢方、植物藥保健品的使用上,以往華人地區常將中草藥乾燥處理成中藥材,經過炮製的過程,製成中藥服用。
不過,在歐美國家,卻習慣將藥材直接搗碎後沖泡,當日常保健品飲用,而歐洲則將植物藥萃取後製成藥品。
漢方草本類保健品朝向機能性食品發展
以往漢方草本類保健品、中草藥常以預防、保健、治療和食補為主,現在卻有逐漸朝向機能性食品、藥用化妝品、保健食品發展的趨勢。
老祖宗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具有治療效果的食物,經過漫長的摸索驗證的過程,進一步將食物中具有顯治療作用的部分分離出來,成為可以治療各種疾病的中草藥或漢方草本,因此,中醫所使用的「中草藥」、「漢芳草本」源自於「食」。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向來重視「藥食同源」、「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加上拜近來食品科技與醫藥研究的發達,逐漸證實老祖宗所強調的食品、食品成分與健康的關聯性作用。
因此,將漢方草本成份結合營養補充品的漢方保健食品,便成為近年來重要的趨勢。
漢方、中草藥都是中藥與草藥的統稱
廣義來說,漢方、中草藥都是中藥與草藥的統稱,中藥是根據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來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天然物與加工品。
草藥則是指在廣泛在民間流傳使用,但並未記載於正統醫書的天然本草,而歐洲所定義的草藥,則為未經加工的生藥、常為植物的一部份。
中國醫藥研究所所長陳介甫指出,漢方保健食品是指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在天然食材中加入可食藥材,經過適當加工而成為具有調節生理機能、有益健康的保健食品。
【《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9月號》】
來源:
http:/ / mag. udn. com/ mag/ newss……storypage. jsp? f_ART_ID=44982
漢方草本當紅 350億美元商機強強滾(下)
2006/09/13 03:49
已發佈508篇主題
‧生技醫材報導 2006/09/01
在傳統醫學「藥食同源」的觀念下,漢方本草與保健食品結合,確實是相當具有特色的發展方向。而這類的保健食品也在近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文/陳堂麒】
漢方草本保健食品 離不開中草藥的範疇
在傳統醫學「藥食同源」的觀念下,漢方本草與保健食品結合,確實是相當具有特色的發展方向。而這類的保健食品也在近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漢方草本保健食品離不開中草藥的範疇,因此含有漢方、中草藥成分是這類保健食品的重要特色,例如:在華人地區常將海藻用來預防甲狀腺腫瘤、高血壓、淋巴結核;用蜂王漿來幫助健腦、安神、補血;用花粉用來抗衰老…等。
而一般常見的中藥材如:人蔘、黃耆、當歸、刺五加、枸杞和桂圓肉等,對於老年人的滋養補氣有益處。這些藥材不但可以入藥,也被民眾當成食品烹調、加味的材料,使用也有數千年的歷史。
上品藥 久服無毒 有益滋補保健
當歸鴨、红糟肉、人蔘鷄、四物湯、四神湯、十全大補湯,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桌上佳餚,八角、胡椒、肉桂,也成為現代家庭經常使用的調味料。
此外,常被用來作為漢方保健品成份的藥材(食材),多為中國傳統醫經--『神農本草經』裡的「上品」,以滋補保健的功能為主。
例如:枸杞是最常被用在飲食和日常料理的中藥材之一,添加的主要作用是保健養生、延年益壽、降血壓、久服無毒,即便用途很廣,但在臨床治療上或典籍記載上,卻幾乎沒有一帖方劑是以枸杞為君藥的。
近年來的研究更進一步顯示,這些民間使用的漢方藥材確實對於促進人體健康有特殊的效果,例如:人蔘、黃耆可以提升免疫力;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红景天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等,不勝枚舉。
漢方保健食品 商機強強滾
許多生技公司便將這些具有特殊功效、久服無毒、使用歷史悠久的滋補藥「搖身一變」成為漢方保健成份,添加在各種保健食品中。有鑒於漢方保健食品商機龐大,有越來越多廠商相繼投入漢方保健食品的開發。
例如:葡萄王生技推出「靈芝王」、雙鶴的「極品靈芝」、彥臣生技的红麴萃取物—壽美降脂一號;美商如新華茂推出「超級靈芝」、寰生生技的「洛神花保健膠囊」;鴻海生技的「止喀靈精氣錠」、偉翔生技的樟芝保健膠囊。
此外,中天生技找來前中醫藥委員會主委張成國背書,推出一系列結合漢方本草成份和維生素、營養素的營養保健品,也相當受到好評,去年開始,中天生技便以此類產品,大舉進軍傳統的中藥房通路。
湯劑的漢方保健食品也在近來大受好評,例如:統一的白蘭氏雞精、大成長城雞精;為女性量身設計的漢方飲品如四物雞精、四物萃取物加滋補養身液的「玫瑰四物飲」、調節女性經期後保健的「一抹小桃紅」及青木瓜等漢方保健飲品。
漢方保健食品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此外,還有愛之味的健康有理--洛神花保健飲料、西藏红景天提神飲料、威豹提神飲料、日前傳出毒蠻牛、廣告上不斷播放--「你累了嗎?」的保利達-蠻牛飲料,則強調添加巴西蘑菇(姬松茸)…等。
漢方保健品最顯著的特徵是對人體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舉凡促進發育、抗老化、增強體力、益智健腦、健美減肥等。
不過,阮昱祥中醫師也提醒,使用漢方保健食品也應該注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根據人體的陰陽、寒熱屬性、性別、年齡,選用適合的漢方保健品。
而這些保健功效,主要是奠基於中醫傳統的食療理論、現代營養學、食品科學以及生命科學。也因為也這些科學理論的共同參與,漢方保健品才有脫胎換骨的契機。
許多藥廠開始對漢方保健食品感興趣
據悉,目前全球許多藥廠也開始對漢方保健食品產生興趣,拜耳(Bayer)、輝瑞(Pfize)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華蘭茂(Warner-Lambert)、懷侯羅賓斯(Whitehall-robins)…等大藥廠,都有意切入植物藥或漢方保健食品的市場。
全球知名的直銷商如:如新華茂、賀寶芙、威望、安麗也相繼加入中草藥、和方草本保健食品的戰局。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理事長江善宗表示,漢方、中草藥由於屬於複方、成份複雜,要製成藥品上市難度頗高。
如果能將使用歷史悠久、具有明顯特定保健功效的成分、藥材製成漢方保健食品,以營養補充品、健康補給品、健康食品的方式進軍國際舞台,確實是一條值得嚐試的途徑。
「漢方、中草藥,可是老祖先們所留下最寶貴的智慧資產,現在更可能是炎黃子孫前進世界市場的金鑰、敲門磚!」。
【《生技與醫療器材報導月刊9月號》】
來源:
http:/ / mag. udn. com/ mag/ newss……storypage. jsp? f_ART_ID=45398